华融化学突然涨停?别急,公司刚刚紧急澄清:没有光刻胶客户。
就在今天,华融化学(301256.SZ)股价一度冲高,最终收涨6.55%,报14.64元,成交量高达7714万股,成交额达11.41亿元——这显然不是寻常的交易日表现。市场情绪明显躁动,背后原因不难猜测:近期半导体产业链热度高涨,尤其是光刻胶、光刻机等核心环节备受资金追捧。然而,就在这股热潮中,华融化学一纸公告给炒作泼了盆冷水:公司目前尚未导入光刻胶或光刻机相关领域客户。
公告明确指出,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氢氧化钾和多种含氯化学品,虽然部分电子级产品可用于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的蚀刻、清洗环节,但并未进入光刻胶或光刻机供应链。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市场可能存在的误解或过度联想。
增收不增利的老问题还在
说实话,我对华融化学的关注其实不在它有没有蹭上光刻胶概念,而在于它这几年走的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50%,创下历史新高,看起来风光无限。但细看利润表就会发现,净利润仍在下滑,整体毛利率只有可怜的3.8个百分点,相比2021年近16%的水平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为什么?因为撑起营收半壁江山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占比已经从2024年的20.4%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8.8%。这块业务本质上是低毛利、甚至基本保本的模式,更像是在做贸易而非制造。它能拉高营收数字,却无法带来真实盈利。
更值得警惕的是,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一年多为净流出,应收账款和存货双双攀升,说明钱没赚到,资源却被大量占用。虽然资产负债率极低、偿债能力强劲,但这更像是“家底厚”,而不是“会赚钱”。
我更关心它的真正潜力在哪里
在我看来,华融化学真正的价值点从来不是这些表面热闹的业务,而是它布局中的电子化学品,比如半导体级氢氧化钾。这类产品技术门槛高,一旦突破,未来空间巨大。可惜的是,这种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短期内难以扭转财务报表。
所以这次股价异动,与其说是市场看好其技术前景,不如说是一场对“半导体概念”的误读和短期投机。而公司迅速出面澄清,也反映出它至少还保持着信息披露的审慎态度。
我不是说转型不该做,但靠低毛利业务堆规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真想在高端材料领域有所作为,就得沉下心来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收入结构,把资源真正倾斜到有技术壁垒的方向上去。
现在的华融化学,像是一个努力想挤进高科技赛道的传统化工企业。愿望是好的,但路还得一步一个脚印走。概念股的光环或许能让股价飞一会儿,但只有业绩和现金流,才能让它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