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化学股价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超3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截至今日收盘,该股报14.64元,涨幅6.55%,成交额高达11.41亿元,换手率显著攀升。根据公司最新公告,2025年11月18日至20日三个交易日内,其股价累计涨幅偏离值已超过30%,触发深交所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标准。
公司在20日凌晨发布的《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中明确表示,经董事会核查,目前未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近期经营情况及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控股股东在波动期间也未买卖公司股票。同时强调,公司信息披露合规,不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价快速上涨,但公司的基本面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矛盾格局。2025年前三季度,华融化学实现营收约12.64亿元,同比增长53.53%,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归母净利润仅为5310.59万元,同比下滑17.01%。这一背离的背后,是毛利率持续承压——主营业务整体毛利已从几年前的两位数水平压缩至仅3.8个百分点。其中,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占比飙升至48.8%,虽拉动了营收规模,但因其低毛利特性,并未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
我注意到,公司近年来正积极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主打湿电子化学品布局,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的蚀刻与清洗环节,具备进口替代潜力,也被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但从财务数据看,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短期内仍对利润形成压制,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盈利尚未兑现。
更值得警惕的是估值水平。截至11月19日,公司静态市盈率达65.63倍,远高于所属化学原料制造业29.28倍的行业均值。这意味着当前股价已包含较强预期溢价。而公司也特别提示,尚未涉及光刻胶或光刻机相关客户,提醒投资者避免概念炒作。
在我看来,这轮上涨更像是市场情绪驱动下的主题性行情,叠加其覆盖HJT电池、消毒剂、化肥等多个热门概念,形成了板块联动效应。资金短期涌入推高股价,但能否持续,关键还要看技术转化效率和盈利能力是否能实质性改善。
股价可以飞一会儿,但终究要落地。对于华融化学来说,现在不是讲故事的时候,而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业绩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