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泰新材刚刚宣布,将与关联方共同向江苏泰瑞联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泰瑞联腾”)增资2亿元,用于推进其二期1.5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建设。其中,瑞泰新材出资5000万元,天际股份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出资1.5亿元。这笔交易虽未改变瑞泰新材对泰瑞联腾25%的持股比例,但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却不容小觑。
泰瑞联腾由新泰材料、瑞泰新材和宁德新能源共同设立,注册资本10亿元,原本就是为打造六氟磷酸锂产能而生的平台公司。此次增资主要用于二期项目建设,说明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从财务数据看,泰瑞联腾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65亿元,净利润转正至342.5万元,相较2024年全年亏损6306万元明显改善,显示出经营逐步走上正轨。而瑞泰新材作为核心股东之一,持续投入也表明其对这一产线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瑞泰新材持有天际股份5.99%股权,且双方在董事层面存在交叉任职,因此被认定为关联方。不过,本次增资定价按1元/股进行,遵循市场化原则,程序上也经过了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审议通过,合规性较为清晰。更重要的是,瑞泰新材并未增加持股比例,意味着这次更多是“跟投”,而非主导扩张,风险相对可控。
说到这,我得说几句自己的看法。瑞泰新材这几年一直在布局新型电解质材料,尤其是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领域已有产品销售,尽管收入占比尚小,但技术储备走在行业前列。它不仅是宁德时代、LG化学这些巨头的供应商,还在不断延伸产业链协同能力。这次参与泰瑞联腾的扩产,本质上是在强化上游六氟磷酸锂的保障能力——毕竟这是电解液的核心原料,价格波动大,自主可控尤为重要。
但我也不回避问题。瑞泰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3%,归母净利润下滑超两成,主力资金也在持续流出,股东户数增加、筹码趋于分散,这些都是现实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还拿出5000万真金白银去增资,说明管理层更看重长期战略卡位,而不是短期利润表现。
我的判断是:这场增资看似平淡,实则是新能源材料企业应对竞争加剧的一种缩影——通过联合体模式锁定产能、降低成本、绑定客户。如果泰瑞联腾的1.5万吨项目顺利达产,不仅会提升整体供应链稳定性,也可能成为瑞泰未来成本优势的一个支点。只是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得看后续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