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动力前三季度净利大增30.21%,但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软通动力(301236)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21%,达到9888.66万元,这一数据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同期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53.83亿元,同比增长14.30%,整体营收和利润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单看第三季度,营收虽微降0.83%至96.0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达2.41亿元,同比增长4.87%。表面来看,这是一份稳中有进的财报。
不过深入细看,情况并不完全乐观。扣非净利润亏损5946.2万元,且同比由亏转扩,上年同期仅亏损371.92万元,这意味着公司利润增长可能依赖非经常性损益,主营业务盈利能力面临压力。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1亿元,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恶化,反映出公司在回款或运营支出方面存在持续承压。
从资产结构变化看,应收款项融资暴增11026.77%,存货增长57%,而货币资金却下降26.42%,这些变动值得警惕。一方面可能是业务扩张带来的备货与应收款增加,另一方面也暗示资金周转效率下滑。负债端短期借款增长33.69%,合同负债翻倍以上,说明公司在加大短期融资力度以维持运转。
我怎么看这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
说实话,看到30.21%的净利润增速时我也眼前一亮,但细读财报后反而多了几分谨慎。我始终认为,利润增速若不能与经营现金流、主业盈利能力同步改善,就难言真正的基本面反转。软通动力当前的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仅为0.64%,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0.94%,在科技服务类企业中并不算高。
更让我在意的是股东结构的变化——刘天文本人及雄安软石智动新进十大流通股东,而多家指数基金则减持,这种“机构退、实控人进”的格局,或许反映外部资金对公司估值已有分歧。叠加目前市盈率高达240倍,即便业绩增长,估值消化仍需时间。
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业务布局的优势。公司在高科技制造、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均有稳定客户群,智算服务和数字能源也是政策支持方向。尤其在“十五五”规划强调氢能等未来产业的背景下,若能抓住数字化转型红利,仍有成长空间。
但就眼下而言,我更倾向于认为软通动力正处于战略投入期,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现金流紧张、扣非亏损扩大都是典型特征。股价短期受情绪驱动波动,但能否走强,还得看后续能否兑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改善。现在说反转,恐怕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