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6在10月22日正式发布,面向首批90多款机型开启规模公测。这一版本标志着鸿蒙在端侧AI能力的全面落地,首批80多个鸿蒙应用智能体已上架小艺智能体广场,覆盖教育医疗、娱乐互动、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称,这是鸿蒙生态从可用迈向好用的新里程碑。
从数据层面观察,搭载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已突破2300万台。这一数字在9月底刚超过2000万,意味着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新增约300万设备。余承东此前披露,鸿蒙5终端从0到1000万台用了10个月,而从1000万到2000万只用了2个月,增速明显加快。
技术架构上,鸿蒙6采用了智能体框架(HMAF),开发者无需自建底层算法团队即可开发具有智能交互、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华为开放了全链路开发工具,包括4种开发模式、50多种开发组件能力、10个AI领域Kit等,显著降低了开发门槛。在今年9月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启动天工计划,未来将投入10亿元支持鸿蒙AI生态构建,目标孵化超过1万个AI原生的元服务和5千多个智能体。
生态建设方面,头部应用选择在鸿蒙首发新功能成为亮点。大麦CTO在现场演示了电影演出服务智能体麦宝,可通过小艺直接唤醒,实现一句话搜索附近演出、查询详细信息。京东首发的购物助手智能体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主动推荐商品、对比优惠信息。腾讯已有超过60款应用全面上架鸿蒙平台,阿里、美团、字节等也将基于鸿蒙6进行全面适配。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6实现了跨生态互联,支持与苹果设备互传,无需流量即可近场快速传输数据。这一功能打破了设备边界,为数据流动提供了更大自由度。在隐私安全方面,鸿蒙6引入了AI防窥保护功能,当检测到他人注视手机时,实况窗会智能提醒并隐藏应用内容。
余承东近期增任华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核心任务是带领华为在AI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意味着华为将AI置于未来十年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IRB机制确保战略资源向AI领域高强度倾斜。
从全球移动生态竞争格局看,谷歌已借助AI技术和应用生态布局在智能语音助手领域取得先发优势,苹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试图从系统层级重构手机应用。鸿蒙的发展速度将决定其在AI智能体赛道的竞争身位。余承东预计,随着激励体系完善,鸿蒙年底有望实现与安卓、iOS生态看齐。
分析显示,鸿蒙6的发布不仅是一次版本升级,更是华为在AI时代生态战略的关键落子。从系统重构到智能体框架的演进,从基础适配到深度共建的生态合作模式转变,都指向一个更加开放、智能的操作系统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