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6 16:19:30 股吧网页版
赤藓糖醇过剩改善,代糖股业绩回暖,新代糖又现扩产潮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栾立


K图 301206_0


K图 002286_0

  近日,三元生物(301206.SZ)、保龄宝(002286.SZ)等代糖股年报已全部出炉,随着2024年赤藓糖醇供给过剩的局面逐步改善,代糖股业绩也同步回升。

  目前,被业内寄予厚望的新型代糖阿洛酮糖已作为新食品原料公开征集意见,新一轮代糖扩产大战又有苗头。

  赤藓糖醇过剩局面改善

  财报显示,2024年三元生物实现总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42.7%;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87.5%。2022年和2023年,三元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双位数下降的趋势。

  保龄宝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减少4.8%;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06%,业绩跌幅也较上年同期好转。

  记者注意到,代糖股的业绩回升,主要与2024年赤藓糖醇整体市场改善有关。2024年三元生物赤藓糖醇业务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6.4%,毛利率从2023年的1.1%上升至2024年的8.3%,带动了整体利润水平的提升。保龄宝的情况也类似,2024年赤藓糖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6%,减糖甜味剂业务毛利率也提升了7.8个百分点。

  在2021年前后,受市场需求激增和利润水平良好的影响,赤藓糖醇迎来一轮扩产潮,到2023年5月,国内赤藓糖醇产能已达到38万吨/年,远超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过剩也带来了激烈的价格战。赤藓糖醇的价格从4万元/吨跌至9500元/吨。2024年,随着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和行业整合,赤藓糖醇价格回升,带动了代糖股的业绩回升。

  三元生物称,目前国内赤藓糖醇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所缓解,但市场价格尚未显著回升,仍处于相对低位运行阶段,市场机制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关停或转产其他产品,随着产能的逐步出清,赤藓糖醇市场有望逐步恢复相对稳定的供需格局,产品价格也会趋于合理。

  公告中代糖企业也回应了美国加征关税和“双反”调查的进展。继欧盟之后,2024年12月13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三元生物称,截至目前美国的“双反”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同时中美关税争端下,产品出口美国市场面临不确定性。三元生物也在探索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加强东南亚、印度、中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

  保龄宝则在2024年12月13日发布公告,拟增资6.2亿元在美建设功能性糖(醇)工厂,以满足国际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年报透露这一项目正在准备境外投资(ODI)备案。

  阿洛酮糖又现集中扩产

  由于赤藓糖醇这两年市场价格“塌房 ”,也倒逼国内代糖企业加快代糖产品的多元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新型代糖阿洛酮糖的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阿洛酮糖甜味及口感与蔗糖相近,热量趋近于零,不被人体代谢,同时还有抑制血糖的作用,是对肥胖以及糖尿病患者十分友好的一种功能性单糖。

  目前,阿洛酮糖已在美国、日韩、澳新等十余个国家获准使用。2025年3月2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公开征集意见,一旦获批则可以适用于食品、饮料等领域。由于阿洛酮糖可产生美拉德反应,也可以用于烘焙等食品领域。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健康化趋势下,未来代糖市场还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在持续创新和迭代升级上还会掀起新一轮的竞争。

  某家国内饮料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还没有正式获批,但使用阿洛酮糖的饮品已经在测试之中,阿洛酮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70%,口感比赤藓糖醇更接近于蔗糖,现在主要问题是阿洛酮糖的成本还比较高,企业也在观望。

  记者从部分代糖企业了解到,目前阿洛酮糖主要用于出口,出厂价格在3万元/吨左右,欧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在3万元到4万元/吨。

  高售价下,阿洛酮糖的毛利率也较高,三元生物阿洛酮糖的毛利率14.2%远高于赤藓糖醇产品;阿洛酮糖主要厂商之一的百龙创园(605016.SH)工作人员则表示,阿洛酮糖因为是近年来代糖领域的新品,毛利率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前景和高毛利的驱动下,阿洛酮糖也面临着赤藓糖醇式的集中扩产。

  百龙创园此前拥有5000吨的阿洛酮糖产能,2024年投产的“年产15000吨结晶糖项目”也可以用于生产阿洛酮糖。此外,百龙创园还在泰国兴建工厂,包括12000吨晶体阿洛酮糖、7000 吨液体阿洛酮糖产能。

  保龄宝和三元生物也有阿洛酮糖的扩产计划,2024年保龄宝技改后阿洛酮糖的年产能已超过5000吨,2025年3月又宣布再扩产2万吨;三元生物也计划在2025年将阿洛酮糖从1万吨扩产到2万吨。华康股份(605077.SH)1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健康食品配料项目中也包括阿洛酮糖产能。有机构研报显示,到2024年6月,国内阿洛酮糖潜在产能比现有产能扩大了8倍以上。

  业内也在担忧阿洛酮糖未来是否会面临赤藓糖醇式的过剩。近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分别致电上述代糖企业,百龙创园回应称,赤藓糖醇研发较早,因此技术、设备配套等都较为成熟,产能增长也较快。而阿洛酮糖的技术门槛较高,短期内扩产对市场影响有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