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达药业刚刚宣布,计划使用不超过7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这笔钱将用于购买风险较低、流动性好、期限不超过12个月的金融产品,比如协定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以及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等。相关议案已在2025年11月19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后正式实施。在额度和期限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
从公告来看,公司强调此次操作是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所投产品不涉及证券投资目的,也不用于质押。为控制风险,公司还设立了多项监督机制:管理层和财务部将持续跟踪投资进展,审计部将定期检查,审计委员会也有权随时介入监督,必要时还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审计。保荐机构光大证券也对此事项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认为程序合规、风险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决策并非临时起意。早在11月17日,公司审计委员会就已审议通过该议案,并提交董事会讨论。这说明公司在资金运作方面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规范性。结合其近期动态来看,诚达药业正处在业务拓展与内部资源优化并行的关键阶段。
我注意到,就在两天前的11月18日,有机构调研纪要显示,诚达药业正在积极推进干细胞药物研发项目,已在上海完成GMP厂房建设,并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库体系,技术路径清晰,合作方包括美国Chiron Pharma。此外,公司今年上半年还出资7000万元投资成都施贝康,切入创新药原料药供应领域。这些动作都表明,公司在研发投入和战略扩张上并未放缓。
但与此同时,动用高达7亿元的资金做低风险理财,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当前部分自有资金缺乏更高效的即时投资出口。与其让资金沉淀,不如通过稳健方式获取额外收益,反哺主业或增强抗风险能力。这种“以静制动”的策略,在行业周期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其实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站在投资者角度,我会更关注两点:一是现金管理的实际收益率能否跑赢资金成本;二是未来大额资金是否可能转向更高回报的战略投入。目前股价虽有所回调,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对其新业务期待不低。如何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成长,将是诚达药业接下来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