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达装备“放权”子公司,背后信号值得深挖
超达装备(301186)近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江苏超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超达智能”)拟进行增资扩股,引入三名新投资者——南通众富同心、南通众富同行及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合计出资2,450万元,按1元注册资本对应1元价格认购新增资本。 公司明确表示将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交易完成后,超达装备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00%降至51%,但仍保持控股地位,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
此次增资对象中,南通众富同行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郭巍巍,正是超达装备现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过,该事项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表决。资金用途方面,增资款将主要用于超达智能的项目建设与业务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超达智能成立于2025年8月,距今不足三个月,主营业务聚焦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定位明确服务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这表明超达装备正在加速布局智慧农业赛道,试图以子公司为平台独立推进新业务发展。
子公司独立化运作,是战略收缩还是放权激励?
看到这个操作,我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在子公司刚成立不久就稀释控制权?但从逻辑上看,这并非退缩,反而是一种主动的战略拆分与机制优化。
首先,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如南通众富同行),意味着核心管理层被深度绑定。郭巍巍不仅担任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还作为合伙企业GP出资300万元,占50%份额,利益高度一致。这种“自己干自己的事”的模式,往往能激发更强的经营动力。
其次,引入苏州久富这家深耕农业机械领域十余年的企业,显然不只是为了钱。久富在插秧机、烘干设备等领域有成熟渠道和技术积累,这次合作很可能是产业资源互补的开端。未来双方在产品协同、市场拓展上存在巨大想象空间。
而超达装备选择保留51%控股权,既维持了并表资格和战略主导权,又通过让渡部分股权换取外部资源与活力,属于典型的“轻资产扩张”思路。尤其是在当前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农业”、智能农机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布局颇具前瞻性。
我怎么看这次操作?
说实话,我对这次放弃优先认购权的操作持积极看法。这不是简单的财务调整,而是企业从传统制造向“平台化+生态化”转型的信号。
超达装备本身已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客户覆盖特斯拉、比亚迪、华为汽车等头部车企,主业稳健。现在把农业机器人业务单独拿出来做混合所有制改革,说明管理层有清晰的边界意识——主业归主业,新赛道靠新机制。
尽管短期主力资金略有流出,股价处于震荡区间,但从中长期看,若超达智能能在智慧农业领域跑通商业模式,不排除未来独立融资甚至分拆的可能性。届时,母公司也将迎来价值重估。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农业装备周期长、回本慢,能否快速形成收入规模仍是考验。但我相信,只要方向对了,节奏稳住,这条路值得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