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5
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的
(一)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二)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公司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
(三)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规范作业流程,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四)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
(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六)确保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的应对预案,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及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七)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先进理念与实践,规划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第三条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可操作性、适
应性、制衡性、成本效益等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政府监管部门、上级主管单位的要求;
(二)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要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三)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重大风险领域与重要管理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四)可操作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否具有可行性,确保所制定的控制措施和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实现预定的控制目标;
(五)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应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环境、风险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适应,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六)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七)成本效益原则。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优化控制措施,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
第四条 董事会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负责,并定期对公司
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效果评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评价情况,协调内控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全面负责监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可责令公司整改。
管理层负责经营环节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全面推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公司部门和单位制定、实施各专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
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完善各自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配合完成公司对各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控制情况的检查;执行公司内控制度;每年定期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自行检查;配合公司相关机构检查工作。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框架
第五条 公司内控制度应力求全面、完整,至少在以下层面作出安排:
(一)公司层面;
(二)公司所属部门及下属控股子公司层面;
(三)公司各业务环节层面。
第六条 公司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基本要素:
(一)目标设定。建立符合公司管理实际的、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风险控制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确定了企业的总体态度,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
(三)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在风险评估中,应识别和分析对实现目标具有阻碍作用的风险;
(四)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