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科技刚刚干了两件大事:调整股权激励计划,还一口气向17名核心人员授予近67.4万股限制性股票,价格直接定在8.90元/股。这可不是小动作,背后透露出公司稳团队、拼业绩的决心。
事情发生在2025年11月27日,中一科技召开董事会,宣布对2024年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行调整。由于公司在年中实施了“每10股转增3股”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股权激励的总量和价格也相应作了调整——总授予数量从261.53万股增至336.77万股,其中预留部分变为67.35万股;授予价格则从11.46元/股下调至8.90元/股。这是标准的权益调整操作,符合监管规定,也保障了激励对象的实际利益不受稀释影响。
同时,公司还作废了首次授予中两名已离职人员合计3.89万股的未归属股份。这意味着激励对象从97人减至95人,但整体框架不变,核心团队依然稳定。紧接着,公司就将预留部分的股票悉数授出,17名新晋激励对象浮出水面。名单里包括职工代表董事王普龙(获授12万股)、财务负责人蔡利涛(5万股),其余15人为核心技术或业务骨干。这些人显然是公司未来攻坚的关键力量,尤其是正在推进的固态电池锂-铜复合负极材料、PET铜箔等前沿项目。
看到这里,我有点想法。这一套操作下来,节奏拿捏得很准。一方面,通过权益调整保持激励公平性;另一方面,迅速把预留份额落地,说明公司对人才激励是动真格的,不是做做样子。特别是在当前锂电池产业链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铜箔作为关键材料,技术迭代极快,谁能留住核心研发和管理人才,谁就掌握主动权。
而且别忘了,中一科技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已达41.99亿元,离2025年激励计划设定的“52亿”目标并不遥远。按目前增速看,第一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大概率能达成。这说明激励目标并非画大饼,而是有现实基础的增长预期。
不过我也注意到风险点:当前股价46.22元,距离主力筹码成本区47.45元已经很近,上方压力位就在46.96元。短期若无法突破,可能会有震荡。再加上股东户数持续增加,散户参与度上升,资金结构偏散,行情容易波动。
但总体来看,这次股权激励的调整与落地,反映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执行力。我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它真实的业绩回升、客户资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以及技术布局做出的判断。只要后续产能跟得上,技术路线不掉队,这家藏在锂电池上游的“小巨人”,还有机会继续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