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科技刚刚搞了个大动作——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迎来关键调整,不仅向17名核心人员授予了67.3541万股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还同步将整体授予价格从11.46元/股下调至8.90元/股,授予总数也因权益分派调整至336.7705万股。这一系列操作发生在2025年11月27日,由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节奏紧凑、逻辑清晰,显然是早有准备。
这次调整的背景源于公司在2025年6月完成的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转增约2.877股。根据激励计划的规定,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必须对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和价格进行相应调整。计算方式很明确——数量按比例增加,价格则反向摊薄。最终结果是,总授予量上升,但每股成本下降,这在制度上确保了激励的公平性与连续性。此外,首次授予的97名激励对象中有2人离职,其所持3.8913万股未归属股票被作废,激励人数相应减至95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预留授予的对象里出现了两个关键人物:王普龙(职工代表董事)获授12万股,蔡利涛(财务负责人)再获5万股。加上此前首次授予中的持股,蔡利涛累计获得的限制性股票已超过11万股。这类核心岗位持续被纳入激励范围,说明公司在稳定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上的意图非常明确。
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小市值成长型企业治理结构的人,看到这样的公告反而觉得踏实。这不是一次临时起意的“画饼”,而是一套在既定框架下严格执行的激励机制运作。价格调降并非让利,而是规则使然;人数微调反映的是动态管理的真实逻辑。更重要的是,公司设置了明确的业绩考核目标: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不低于52亿、63亿和78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员工拿不拿得到这些股票,最终要看公司能不能实现增长目标。
目前中一科技股价为46.22元,较调整后的授予价8.90元有显著溢价,理论上具备较强激励效应。结合其在新能源、电子材料等领域的布局,若行业景气度回升,这套股权激励完全可能成为推动业绩释放的催化剂。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业绩真能跟上预期。现在牌已经发出去了,接下来就看怎么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