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学巨头徕卡达成独家合作,引入德国原装进口镜片,融合徕卡光学技术与德式美学设计,瞄准高端消费群体。合作首年已渗透部分头部连锁门店,2024年高端线收入占比提升至8%,毛利率较常规产品高15-20个百分点,品牌溢价效应显著。
@证券时报 @股吧话题 @私募排排网 $明月镜片(SZ301101)$$南风股份(SZ300004)$
核心观点
公司作为国内镜片龙头,凭借明星产品矩阵、高端合作突破及智能眼镜前瞻布局,在消费复苏与行业升级趋势下展现强劲增长动能。短期看,近视防控产品与高端镜片持续放量驱动业绩;中长期看,AI眼镜赛道爆发叠加高折射率技术迭代,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天风证券等机构给予“增持”评级,看好公司在光学赛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业绩稳健增长,核心产品动能强劲
(一)营收与盈利双稳,抗周期能力凸显
- 2024年:营收7.70亿元(+2.9%),归母净利润1.77亿元(+12.21%),毛利率58.6%维持行业高位,研发投入3498.85万元(+24.96%),产品聚焦策略成效显著。
- 2025Q1:营收1.97亿元(+2.6%),归母净利润4715万元(+11.70%),延续增长态势,淡季表现稳健。
(二)明星单品爆发,近视防控赛道领跑

- “轻松控”系列:2024年销售额1.64亿元(+22.7%),Q4单季4158万元(+23.6%);升级款Pro2.0微透镜数量增至1329个,临床有效率提升至73.82%(vs 旧款60%),覆盖1.56-1.71折射率全系列,成为青少年近视管理首选。
- PMC超亮系列:收入增长45.6%,占常规镜片收入54.6%,凭借高透光率(98.6%)与耐磨性能,巩固大众市场爆款地位。
二、高端合作与渠道拓展,打开市场天花板

(一)徕卡联名破局高端市场
与光学巨头徕卡达成独家合作,引入德国原装进口镜片,融合徕卡光学技术与德式美学设计,瞄准高端消费群体。合作首年已渗透部分头部连锁门店,2024年高端线收入占比提升至8%,毛利率较常规产品高15-20个百分点,品牌溢价效应显著。
(二)全渠道深度覆盖,医疗场景加速突破

- 终端网络:覆盖约4万家门店,与宝岛眼镜、博士眼镜等连锁品牌建立深度合作,2024年直销渠道收入占比35%(+5pct),渠道掌控力增强。
- 医疗渠道:进驻超300家眼科医院,“轻松控”系列纳入多地医保视力防控目录,2024年医疗渠道收入增速达40%,成为增量重要来源。
三、前瞻布局智能眼镜,抢占AI时代先机
(一)AI眼镜赛道爆发,公司卡位核心环节
- 行业趋势:2025年被视为AI眼镜元年,全球销量预计达550万台(+135%),2030年市场规模或超5300亿元。小米、华为等巨头加速入场,镜片作为核心光学组件需求激增。
- 公司进展:现有智能眼镜产品sasky已实现语音交互、导航等功能,2024年线上销量破10万副;与小米、字节跳动等科技企业洽谈合作,拟联合开发AR光学模组,2025年Q2有望推出首款联名款产品。
(二)技术储备深厚,高折产品构筑壁垒
- 1.74高折射率镜片:提供1500度超高度数解决方案,厚度较传统1.67镜片减薄30%,2024年销量增长60%,成为高度数人群首选。
- 研发投入加码:2025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智能光学实验室,重点突破自由曲面加工、AR光波导等技术,研发费用率目标提升至5%以上。
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一)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2/9.1/10.3亿元,同比增长6.5%/11.0%/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3/2.8亿元,同比增长7.3%/21.0%/20.9%,对应EPS为1.27/1.53/1.87元。
(二)估值与评级
参考行业可比公司(如博士眼镜、爱博医疗),给予2026年35-40倍PE,合理股价区间53.55-61.20元,较当前股价(49.43元)有8.3%-23.8%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五、风险提示
1. 智能眼镜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2. 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压缩毛利率;
3. 原材料(树脂、膜层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4. 经销商管理效率下滑影响渠道稳定性。@每日经济新闻 @股吧话题 @证券时报 $永福股份(SZ300712)$ $南风股份(SZ300004)$ #国产PEEK材料引爆医疗机器人千亿蓝海# #药明康德Q1净利增89%,投资收益引争议# #排起长队购买?深圳产全景相机在美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