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3 00:00:00 股吧网页版
明月镜片:301101明月镜片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3 [下载原文]

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1

投资者关系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活动类别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 中金公司、东方证券、国联民生证券、信达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海
通证券、国金证券、国投证券、天风证券、方正证券、东北证券、德邦证
券、申万宏源证券、华创证券、开源证券、太平洋证券、广发证券、浙商
证券、HSBC、国海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中邮证

券、长江证券、招商证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天弘基金、华夏基金、博
时基金、华夏未来资本、民生加银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大家资产管理、
西部利得基金、太平资本保险、华安财保资产、上海东方证券资产、华泰
资产、招商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国寿安保基

金、德邦基金、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td、

Sumitomo Mitsui AM-Clients Funds、Jefferies、Zhongou Rabbit、

Dexin Investment Limited、eFusion Capital、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Petrel Capital Greater China Fund、FT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拾贝投资、恒盈资本、敦和资产、上海景
熙资产、鑫元基金、上海海岸号角私募、上海彤源投资、上海泰旸资产、
天治基金、西藏源乘投资、上海玖鹏资产、上海天猊投资、路博迈基金、
上海递归私募、海南羊角私募、深圳鑫然投资、云南信托、亚太财产保

险、进化论资产、北京明澄私募、深圳市尚诚资产、中信期货资管、国新
投资、杭州萧山港丽投资、上海明河投资、中信证券资管部、上海理成资
产、广州市航长投资、上海行知创业投资、招商银行、北京宏道投资、荷
荷(北京)私募、上海健顺投资、复星保德信人寿、东方证券自营、上海喜
世润投资、上海富唐资产、海通证券资产、北京颐和久富投资、深圳市远
致瑞信股权投资、上海复胜资产、上海睿郡资产、海南拓璞私募、上海远
海私募、杭州优益增私募(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时间 2025 年 4 月

地点 电话会议

上市公司接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曾哲先生
待人员姓名 财务总监:尉静妮女士

证券事务代表:李鹤然女士

对外事务高级经理:石晦韬女士

投资者关系 【业绩回顾】

活动主要内 2024&1Q25 业绩

容介绍 1、2024 年营业收入 7.70 亿,同比增长 2.9%;2025 年 Q1 营业收入

1.97 亿,同比增长 2.6%;

2、2024 年毛利率 58.6%,同比增长 1 个百分点;2025 年 Q1 毛利率

58.4%,同比增长 0.4 个百分点;

3、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7,679 万,同比增长 12.2%;2025 年 Q1 归母
净利润 4,715 万,同比增长 11.7%;

4、2024 年度归母净利率 23.0%,同比增长 1.9 个百分点;2025 年 Q1
归母净利率 23.9%,同比增长 1.9 个百分点。

5、费用情况:

2024 年期间费用情况如下:

销售费用累计 14,101 万,同比-4.4%;

管理费用累计 8,575 万,同比+8.8%;

研发费用累计 3,499 万,同比+25.0%。

2025 年 Q1 期间费用情况如下:

销售费用累计 3,394 万,同比-5.4%;

管理费用累计 1,879 万,同比-20.5%;

研发费用累计 953 万,同比+37.5%。

6、期间费率

2024 年销售费率 18.3%,同比-1.4 个百分点;2025 年 Q1 销售费率
17.2%,同比-1.5 个百分点;

2024 年管理费率 11.1%,同比+0.6 个百分点;2025 年 Q1 管理费率
9.5%,同比-2.8 个百分点;

2024 年研发费率 4.5%,同比+0.8 个百分点;2025 年 Q1 研发费率

4.8%,同比+1.2 个百分点。

2024 年市场环境多变,各行业表现分化显著:部分行业在逆境中砥砺前行,部分则面临不小的挑战。然而,在消费升级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浪潮下,高端先进产品凭借卓越品质与创新技术,展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
明月镜片所在的镜片行业,具有一定的刚需属性,但其发展仍与外部经济环境存在一定关联。尽管 2024 年我们面临线下消费环境的挑战,以及国际局势的不稳定给原料和出口业务带来的压力,明月依然凭借常规镜片中的明星产品和近视管理镜片“轻松控”系列的热销,实现了产品结构的稳步优化,进一步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使得 2024 年的整体业绩表现出了韧性和稳健性。

剔除海外业务和原料业务不利影响,公司 2024 年镜片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 8.72%。常规镜片中的明星产品表现突出,尤其是 PMC 超亮系列产品 2024 年收入较同期增长近 45.6%,三大明星产品的收入在常规镜片收入中占比为 54.6%。近视防控产品依然保持在快速增长的上升通道中,2024年第四季度“轻松控”全系列产品销售额为 4,158 万元,同比增长
23.6%,2024 年全年“轻松控”全系列产品销售额为 16,365 万元,同比增长 22.7%。

2024 年三季度公司推出防控效果更好的轻松控 Pro2.0 系列产品,并
主动召回轻松控 Pro 产品,剔除产品升级回收带来的影响后,2024 年“轻松控”系列产品销售额为 17,272 万元,同比增长 29.5%。

2025 年第一季度 PMC 超亮系列产品收入较同期增长 44%,“轻松控”
系列产品销售额为 5,013 万元,同比增长 22.1%。剔除产品升级回收带来的影响后产品销售额为 5,496 万元,同比增长 33.8%。在目前的消费环境下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当下消费者趋于年轻化,对功能性产品、高折射率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于 2025 年一季度隆重推出了一系列新品与高折射率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具体的产品我们年报里也有详细的阐述。随着国人对眼健康重视度的不断提升,行业结构升级加速推进,智能眼镜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动产品创新,积极布局行业前沿技术,致力于打造具有独特差异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司与徕卡在 2024 年开展了战略合作,截至目前,公司挑选了具有潜力的局部市场区域,尝试性的成功拓展了部分高端独立店铺。同时,公司也在香港和澳门市场迈出探索的步伐,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和股东权益保障,公司 2024 年度拟进行的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5.00 元(含

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 100,366,309.00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分红金额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 56.77%。

【投资者问答环节】

Q:从行业层面看,目前离焦镜的渗透率处于什么水平?供给端竞争态势如何?是否存在价格战?

A:行业渗透率:全国适龄儿童中需要佩戴离焦镜的人口超过 1.2
亿,目前的渗透率大概在 7%到 8%之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离焦镜的市场成长空间依然巨大。一方面,尽管经过两三年的快速发展,离焦镜的销售额基数已不再像最初那样低(基数低时,增幅会显得较高)。另一方面,无论是原本生产 OK 镜、隐形眼镜或其他镜片的企业,如今都纷纷涌入离焦镜这一品类。许多眼科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表示,视光领域是他们当前最为关注的焦点。从这些迹象来看,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离焦镜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并且这种态势有望持续较长时间。

行业竞争态势:离焦镜在 2024 年经历了波动。去年下半年从三季度开始,外部环境压力增大,行业内不少同行开始打价格战,部分外资品牌价格降至五折甚至更低,这些在三季度对明月造成了一定冲击。不过目前这部分的影响已经过去。一方面是因为外资品牌开始主动调整,近期在价格管控和新品推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另一方面,大家逐渐认识到离焦镜销售需要品牌商、渠道和用户多方维持在合理水平,因为离焦镜在销售过程中需要投入较高的服务和专业费用,若一直以价格战方式竞争,对整个产业链都不利。所以,渠道也开始调整,包括去年较火的抖音低价工厂店。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我们明显感受到价格战难以持续,其冲击和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明月的策略:明月在去年的价格战期间一直坚持不参与,因为我们早在 2019 年就宣布永久性退出价格战。这一策略反而赢得了渠道和用户的好感。经过去年三季度的冲击后,我们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已经重新回到比较良好的水平。尤其在去年三季度,我们进行了产品升级,推出了轻松控 Pro2.0 版本,其防控数据目前在全国同行中,包括外资品牌在内,可能是领先甚至明显领先的。阶段性价格战确实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从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完全顶住了价格战。明月在去年三季度对新品及渠道策略进行了调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策略:明月始终坚定永久性退出价格战,并对离焦镜的终端零售价进行强管控。由于近视防控产品为定制化产品,管控价格相对容易。这一策略得到了渠道的高度认同,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主动选择明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和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2)产品深耕:离焦镜的防控效果通常需要一年甚至两年才能显现。明月的 Pro 系列产品大规模推出已有两年多,Pro2.0 自去年下半年推出后,凭借良好的口碑和防控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业务增长。一些同行虽然初期渠道拓展能力强,产品铺货广泛,但若防控效果不佳,即使是外资大品牌,业务也会迅速下滑。去年三季度从行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公司主动召回了部分 Pro 产品,目前市面上几乎全部销售的是防控效果更好的 Pro2.0 产品。防控效果是离焦镜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广告和营销推广做得多好,若防控效果不佳,一切都无济于事。

3)客户开发:离焦镜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中型、大型客户及其头部店铺,尤其是医疗领域更为明显。因此,明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这些客户和店铺中,并启动了种子客户计划,挑选一批种子客户,给予专业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以加快离焦镜的增量。

4)营销推广:上周明月官宣了新的代言人郭晶晶,选择她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有三个适龄孩子并且都有戴眼镜的需求。这背后隐含的策略
是,在未来的推广中,最重要的产品和主要资源将优先满足离焦镜。基于以上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离焦镜作为品类,仍将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目前还处于成长期,远未到成熟期。从明月的角度来看,经过这些调整和努力,离焦镜的未来增长前景更加乐观。

Q:公司在智能眼镜领域的进展和未来规划?

A:智能眼镜无疑是近期的热点话题,尤其在资本市场,其关注度极高。从 AR 眼镜的未来成长趋势来看,我们的判断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1)AR 眼镜的定位与发展方向:AR 眼镜未来是成为一个概念,还是成为全新的增长点,其核心在于智能眼镜的本质究竟是“智能”更重要,还是“眼镜”更重要。目前来看,它首先必须是一副眼镜,能够长期、舒适地佩戴,并适用于各种场景。未来 AR 眼镜的重要发展方向应该是轻量化和日常化。一些品牌,包括近期推出产品的大型品牌,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能够解决轻量化和日常化的需求,AR 眼镜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明月的业务布局:从明月的角度来看,AI 眼镜与我们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①直接销售产品:目前智能眼镜产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a、第一种(音频+AI):包括多家知名大厂近期推出的产品。这类产品对芯片有一定需求,但对行业头部企业来说,技术上并无根本性变化。b、第二种(音频+AI+摄像头):目前市面上这类产品的销量还不大,但几家头部品牌都在陆续推出相关产品。这类产品对镜片及割边装配等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其重要性高于单纯的音频功能。c、第三种(成像技术):无论采用套镜、贴合式还是其他方式,最终都要解决成像问题。我们的研发费用有显著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相关配套产品做准备。

②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这是明月更看重的方向。当前,智能眼镜的发展面临三个主要挑战,而这些正是明月可以发挥优势的领域:a、配镜需求:智能眼镜品牌通常无法自行解决批量配镜需求,需要与品牌商合作。b、渠道渗透:大多数智能眼镜品牌出身于 3C 电子产业,与传统眼镜店和眼科医院的渠道接触较少,需要更多渠道渗透。c、整套服务方案:从铺货到验光、割边、装配、售后,再到解答消费者问题等环节,消费电子品牌习惯于销售标准化产品,而智能眼镜的高度个性化定制化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为品牌商提供了合作机会。目前相关业务暂未对公司业务或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Q:在上次的上海眼镜展上,我们也能看到,明月其实推出了一系列丰富的产品。同时,展台部分也精心设计了分区、分场景、分产品的陈列展示。针对公司之前多次提到的渠道赋能,公司后续将如何更好地将产品和营销与渠道进行联动,帮助渠道实现更好的产品终端动销呢?

A:在渠道对接上,与传统眼镜片销售方式不同,这类产品应从中大型连锁开始拓展。因为中大型连锁在城市能级和当地声誉方面,对产品推广更有利。除了 AI 眼镜这一新兴领域,渠道赋能还围绕现有业务展开。首先是紧跟产品,重点是青控产品、1.74 产品以及面向中老年的渐进镜片等产品。

渠道赋能的核心是助力产品卖得更多、更好、更快,所有推广措施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同时,渠道的专业化诉求也在快速上升,消费者在选择相关产品时,对门店的专业感非常在意。因此,提升门店的专业化水平,也是我们接下来赋能的重要方向。

Q:1.74 折射率产品的推广计划和进度?

A:我们在去年年底推出了 1.74 产品,市场反响非常好。这不仅是因为价格有明显下调,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稳定性和交付能力。一方面,我们的膜层稳定性很高,与一些同行相比,我们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的交付速度非常快,这对于单价较高的产品来说尤为重要。交付速度快意味着渠道商没有过多的库存压力。

销售情况:虽然目前 1.74 产品的销售额占比还不算高,但今年 Q1 的
1.74 产品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100%,这还是在公司让利给渠道和用户、单价下调的情况下实现的,所以其实数量增长会更多。

推广计划:目前,我们正在有节奏地推进这类产品的推广。特别是从
4 月 1 日起,我们发布了大批量的产品,包括 1.67、1.71 等新产品,联合
1.74 产品组合成一个高折射率的产品系列,共有超过 10 个 SKU。我们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产品对业绩的贡献和占比会越来越明显。从产品利润、品牌建设以及对渠道的长期渗透等角度来看,我们对整个高折产品未来的市场份额增长非常有信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