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立微股东要减持了,而且一口气计划减持不超过2.2359%的股份。这不是小数目——按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计算,相当于最多减持440.62万股。出手的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武岳峰亦合及其一致行动人建合工软、桥矽实业,三者合计持有公司7.2076%的股份。这次减持将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进行,时间窗口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根据公司发布的正式公告,这几位股东的持股来源均为广立微首次公开发行前的原始股份。截至目前,武岳峰亦合单独持股4.9884%,是其中最大的单一持股方。此次减持原因明确写着“资金规划”,方式也符合监管要求,提前进行了预披露,流程合规。从承诺来看,这些股东此前在IPO阶段曾作出过股份锁定和减持意向的相关承诺,包括遵守减持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目前看来是在锁定期满后依规操作。
市场反应很直接。消息出来当天,广立微股价下跌5.52%,收于65.50元,成交量达500.20万股,成交额3.35亿元。这个波动不算小,说明投资者对重要股东的退出动作确实敏感。虽然减持比例不到总股本的2.5%,且并非一次性砸盘,而是分阶段进行,但在这个位置释放这样的信号,难免引发短期情绪上的担忧。
说实话,我并不意外。像广立微这样处于半导体软件赛道的企业,早期投资人往往在上市后逐步退出,属于正常周期的一部分。武岳峰系在国内硬科技投资圈有一定知名度,其退出更多是基于基金周期和收益兑现的考量,未必代表对公司长期前景的否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半导体板块整体处于估值修复阶段,这个时候选择减持,至少说明这些老股东认为当前价位具备一定吸引力,愿意部分落袋为安。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有减持利空,但广立微的基本面并未出现恶化迹象。作为国内EDA工具和良率管理解决方案的少数几家自主企业之一,它的技术壁垒和行业地位依然清晰。问题在于,市场现在更看重“确定性”——当资本开始阶段性撤退时,信心就会受到考验。
我认为,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关键还是要看后续经营能否持续兑现增长。如果未来几个季度订单、研发投入转化和客户拓展都能保持势头,那么这次减持反而可能为新资金腾出空间。否则,不排除股价继续承压。毕竟,在A股,股东用脚投票的时候,散户常常只能被动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