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才打出最大的王炸,不得不佩服商务部的战略定力。此前与美国交锋,我们一直以稀土作为还击手段,然而真正的王炸并非稀土,而是金刚石。
毕竟稀土美国还能从澳大利亚、缅甸凑点原矿,哪怕加工能力弱,好歹有个念想;可金刚石不一样,尤其是芯片必须用的 50 纳米以下人造金刚石微粉,美国连 “念想” 都没有。
这种微粉不是做首饰的钻石,是芯片的 “救命散热层”。7 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晶体管挤得密密麻麻,工作时的热量能瞬间烧穿硅基材料。
而金刚石微粉的导热性是硅的 13 倍、铜的 5 倍,芯片封装时不涂这层粉,手机、汽车芯片当场就可能自燃。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2025 年的报告写得死:全球所有 14 纳米以下先进芯片,100% 用的是中国产微粉。
不是美国不想自己搞,是真搞不出来。2023 年美国 Element Six 公司砸 2 亿美元建生产线,试产时连 “粒径均匀度” 都过不了关 ,中国用六面顶压机造的金刚石单晶,纯度能到 99.999%,再通过气流分级把微粉粒径误差控制在 ±2 纳米,这套技术中国握有 82% 的专利,美国绕不开。
现在美国芯片厂的微粉库存最多撑 45 天,SIA 给白宫的预警直接说 “管制后先进制程产能得跌 70%”。
商务部的战略狠就狠在 “卡点出手”。2024 年先把金刚石微粉纳入 “关键材料清单”,没立刻管制,让美国以为只是常规清单;等 2025 年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投的 520 亿美元砸下去,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俄亥俄工厂都快量产了,才正式实施管制,还留 30 天缓冲期,不是没能力立刻掐断,是故意让美国看到 “我们随时能掐断”,这种不确定性比直接断供更让他们慌。
对比之前的稀土应对,更能看出这份战略定力。美国为了摆脱稀土依赖,2022 年就重启本土芒廷帕斯矿,还拉澳大利亚建加工基地,折腾 3 年也才满足本土 15% 的需求。
可金刚石微粉,美国连 1% 的本土产能都没有 —— 剩下那 5% 的全球金刚石产能,全是南非、印度产的首饰级钻石,加工成微粉成本是中国的 3 倍,还会有杂质,根本没法用在芯片上。
特朗普之前喊着 “加征 200% 关税”,现在才发现,对中国微粉加税没用,因为根本没别家能供。
美国芯片产业现在是真急了。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本来计划 2025 年量产 3 纳米芯片,现在因为缺微粉,投产时间至少推迟半年,光违约金就得赔几十亿;英伟达的 H100 AI 芯片,散热层只能用河南黄河旋风的微粉,现在只能找三星借库存,可三星自己的库存也只够 1 个月。之前美国卡中国芯片脖子,现在倒过来,最关键的材料被中国卡了。
没人知道商务部还藏着多少底牌,但光这张金刚石牌,就把 “战略定力” 体现得明明白白 —— 不跟着美国的节奏乱打,不急于亮所有牌,等对方在某个领域砸重金、下重注后,再亮出能掐断其命脉的底牌。稀土是牵制,金刚石才是杀招,这种 “先虚后实” 的打法,比一味强硬更有效。
现在再看特朗普还在叫嚷加税,就显得格外无力。加税顶多让中国企业多花点运费,可金刚石微粉管制,直接让美国几百亿的芯片投资可能打水漂。这大概就是商务部的底气:贸易战拼的不是嗓门大,是看谁能攥住对方真正离不开的东西 —— 显然,这次我们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