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辉科技子公司狂签1亿元动力电池大单,重卡充换电布局曝光!
能辉科技子公司签下亿元级动力电池合同,释放出公司从光伏向充换电生态转型的强烈信号。这笔预估总价达1.0015亿元(含税)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总成合同”,由其全资子公司与X公司签署,虽预计对2025年业绩影响有限,但被视为其拓展重卡充换电市场的重要落子。
合同细节透露业务模式特点
根据公告,合同标的涵盖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的核心组件,包括上框总成箱、动力电池、冷却及控制系统等。值得注意的是,合同金额并非固定,而是“以结算为准”,将根据交付时电芯市场价格动态调整。这种定价机制反映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灵活性,但也带来了最终收入的不确定性。交货流程也较为严谨:公司需在收到盖章合同和补充协议后7个工作日内启动备货,备货周期为70天,发货前则需收到97%的货款。这表明客户具备较强的话语权,也体现了项目执行的计划性。
战略重心转向构建充换电闭环生态
我观察到,此次签约背后是能辉科技明确的“反内卷”战略。面对光伏主业的激烈竞争,公司正积极突围,将资源倾斜至充换电这一新兴赛道。其核心抓手是自主研发的“小蚁”无轨智能充换电机器人(AGV2.31),该产品集成了AI视觉识别、SLAM激光定位、OTA升级等技术,宣称能在3分钟内完成三吨重卡电池的更换,技术壁垒较高。公司不仅销售设备,更致力于提供“设备+软件+运维”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已与徐工新能源、中油绿电等企业建立合作,探索合资运营等模式。近期还新设控股子公司切入“算力+新能源”领域,显示其构建综合能源生态的野心。
目前信息显示,该公司充换电业务尚处起步阶段,2024年订单占比很小,但管理层对四季度及明年订单持乐观预期。本次亿元合同若顺利履行,将有力验证其商业模式并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未来营收结构改善埋下伏笔。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合同价格调整风险及宏观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履约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