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辉科技刚刚公告,与浙江立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控股子公司浙江能辉立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股51%。这家新能源企业正式迈入算力领域。
公告明确指出,此举基于看好算力+AI的长远发展,把握算力+新能源的发展机遇。在当前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背景下,公司正以新能源业务为基座,实践新能源+AI、机器人+AI、低碳+算力的全面战略转型。合资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数字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平台等,与能辉科技原有的光伏电站设计、系统集成及储能业务形成明显区隔。
合作方浙江立算是一家专注AIDC+MEC领域一体化服务的AI算力运营商。资料显示,其核心团队在产业数字化及AI云算建设方面具备专业优势,已积累较完整的知识产权和业务体系。这种组合透露出能辉科技试图将自身在分布式能源+储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算力运营商的专业能力进行嫁接。
从业务逻辑看,公告提到低碳、稳定、经济的能源是算力的内在需求,算力技术也是当下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刚性所需。这确实点出了新能源与算力结合的潜在价值——中小型AIDC和MEC的用能需求,或许正是能辉科技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景。
不过,这笔投资规模仅1000万元,公司出资510万元,在能辉科技约40亿的总市值中占比微乎其微。公告也谨慎提示了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市场环境等多方面风险,直言未来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不及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能辉科技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2333.98万元,同比减少54.52%。公司在近期机构调研中坦言,毛利率下降及员工数量减少系光伏行业内卷竞争所致。在这种业绩背景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显得尤为迫切。
从市场反应看,能辉科技近期融资余额创近一年新高,10月31日股价涨幅达4.92%,显示资金对其转型动向有所期待。但算力领域竞争同样激烈,这家以新能源见长的企业能否在全新赛道打开局面,还需要观察其后续的资源投入和业务落地情况。
新能源企业跨界算力,本质上是在寻找技术融合带来的新机会。能辉科技此举符合当前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但具体成效将取决于其能否真正实现技术协同和资源整合。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点或许应该放在合资公司后续的业务进展和实际贡献上。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