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钊
步入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科”)的智能化生产基地,这座占地5.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展现着中国汽车注塑模具智造的新高度。
经过二十余载的行业深耕与技术沉淀,海泰科已强势崛起为中国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领域的佼佼者。近日,海泰科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57倍,创下企业上市以来单季增速新高。这一突出表现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关注。
技术领航破局
创新蓄势突围
“从当下行业格局出发,综合考量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技术先进性等多项核心关键指标,公司在头部企业阵营中排名靠前。”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梁庭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对自身研发创新实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战略规划落地执行能力的充分自信,同时结合对行业动态、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等多维度发展趋势的研判,我们预估在未来三年内,跻身这一细分行业的三甲。”
汽车注塑模具是现代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其运作原理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通过注射的方式精准注入模具型腔,待冷却固化后形成所需的各类汽车塑料部件产品。据中国模具协会的权威数据统计,在中国庞大的模具企业群体中,占比不足1%的“重点骨干企业”与“出口重点企业”却贡献了近20%的销售总额。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产业链金字塔的顶端,关键在于这些头部企业构建了卓越的模具设计研发体系,形成了较高的核心技术壁垒。
自成立以来,海泰科积极开展新型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初步形成了“订单管理-模具设计-工艺规划-制造加工-在线监测-研配组装-试模验证-模具优化”的产品生产控制流程。目前,海泰科产品矩阵丰富,涵盖了汽车仪表板模具、保险杠模具、副仪表板模具、门板模具以及格栅模具等多个细分领域,精准对接汽车内外饰制造的多样化需求。
在研发投入方面,海泰科不遗余力。近三年研发投入超过7000万元,现有研发人员160多人。截至2024年末,海泰科已累计获得专利98项,其中包括26项发明专利和7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833.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4.17%,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34%,并新增了8项核心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产能乘势跃升
业绩动能迸发
作为高度定制化的工业产品,汽车注塑模具从协同研发设计、精密加工制造,到客户端试模验收,直至最终收入确认,整个流程往往横跨12个月至24个月之久。这一特性决定了其需求节奏与汽车产品迭代周期深度绑定。每一次汽车内外饰的微小改变,都可能为汽车注塑模具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过去几年,海泰科模具业务的发展受制于产能瓶颈,年营收规模一直在5亿元至6亿元之间徘徊。然而,随着公司业务布局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海泰科进入了业绩释放的黄金期。年报显示,2024年,海泰科实现营业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18.59%。进入2025年,海泰科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三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超过57倍。
订单情况是衡量企业业务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2024年,海泰科新接注塑模具订单金额高达8.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97%。截至2024年末,海泰科注塑模具在手订单达到9.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57%。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为3.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05%。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海泰科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产能的提升是海泰科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公司的首发募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产量稳步增长,达产后产能预计将达到每年1000套左右。海泰科预计,新增产能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开始确认收入。
全球落子谋势
生态合纵连横
当下,中国汽车出口正经历从“价格驱动”向“技术赋能”的跃迁式升级,从单一产品输出向“全产业链生态出海”的深度转型。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中,海泰科以“超前布局、精准落子”的国际化战略,通过泰国、欧洲两大海外基地的协同运作,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浪潮中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依托“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海泰科已形成覆盖全球主流市场的客户网络。目前,海泰科积累的客户包括国内外著名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如延锋、佛瑞亚、吉利、比亚迪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用、大众、奥迪、奔驰、宝马、保时捷、长城、奇瑞、理想、小鹏、问界等汽车品牌。
2019年落子的海泰科(泰国)有限公司,作为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支点,已形成模具开发与塑料件生产的“双引擎”能力,不仅将强化其“模具-部件”协同交付体系,更通过本地化制造帮助客户实现“在地研发、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2024年2月完成注册的海泰科(欧洲)公司,选址斯特拉斯堡,靠近欧洲汽车产业核心区,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入全球汽车工业“腹地”。该基地以“技术与服务的加油站”定位,构建从需求对接、联合开发到售后支持的全流程闭环,显著提升对欧洲主机厂的配套效率。
遵循“跟随客户、超前布局”的战略逻辑,海泰科正有序推进北美分支机构筹建,逐步完善覆盖三大汽车产业带的全球网络。这种“贴身服务+属地化运营”的模式,不仅强化与跨国客户的战略绑定,更通过技术标准对接、人才本地化培养等举措,实现从“中国制造出海”到“全球智慧协同”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