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百洋医药(301015)年报、季报披露次日,公司股票开盘下跌,截至发稿时间,该股大跌9.41%,报17.82元/股,总市值93.67亿元。2021年6月30日,百洋医药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暴涨,次日开始震荡下挫,2021年7月1日至今,该股股价已“腰斩”。

4月23日晚间,百洋医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80.94亿元,同比下降1.96%;归属净利润为6.92亿元,同比下降2.87%。
同日,百洋医药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与净利润同样明显承压,实现营业收入18.41亿元,同比下降0.38%;归属净利润8501.28万元,同比下降54.36%。
百洋医药解释称,一季度公司将运营的品牌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目前已计提完毕;同时公司为加强品牌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费用增长。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3.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30%,其中货币资金17.65亿元,应收账款17.84亿元,存货8.31亿元。公司总负债为45.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53%,其中应付账款7.6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商业化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三个板块,其中品牌运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年报显示,2024年品牌运营业务的收入占比为 68.68%,毛利额占比超过 90%,系公司的主要收入利润来源;批发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1.36 亿元,同比减少 23.00%,主要原因为公司压缩了该业务规模。
深圳商报·读创财经客户端发现,自上市以来,百洋医药营收增速不断放缓。2021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0.52亿元、75.10亿元和75.6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9.94%、6.5%和0.72%,归母净利润增速则呈现较大波动,分别为54.61%、20.15%和29.55%。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7月,百洋医药宣布,已成功以8.8亿元的现金交易,完成对百洋制药60.199%股权的战略收购。
此次并购标的百洋制药,是一家以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为主的医药制造企业,财务表现可圈可点,在产品管线拓展方面也有稳健的发展势头。方案显示,标的公司百洋制药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6.35亿元和7.6亿元,净利润分别达1.09亿元和1.35亿元,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1.48亿元。
不过,这笔交易也曾引起深交所关注。深交所在问询函中向百洋医药提问,公司交易的目的为收购百洋制药 60.199%股权,部分股权的收购方式并非直接从百洋制药直接股东收购,而是通过收购百洋投资、百洋伊仁、百洋康合的股权进而间接持有百洋制药的股权。该交易方案设置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百洋医药还需说明收购百洋投资、百洋伊仁、百洋康合股权必要性。
对此,百洋医药给出的回复是基于公司对医药工业版块业务及百洋制药战略发展整体布局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