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和兴(SZ301013)$ 一家成立仅三个月的半导体新秀,一个刚刚投产的50亿元高端封装项目,利和兴的这笔投资背后,可能隐藏着中国半导体材料突围的关键密码。
2025年11月,深圳市利和兴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则公告在资本市场激起涟漪:公司拟以2000万元增资赛伯宸半导体(浙江)有限公司,获得40%股权。表面看,这只是一笔普通的产业投资,但深入剖析后推断,利和兴可能撬动了一个50亿元半导体项目的核心资源。
01 时间线上的战略巧合
根据公开信息,科睿斯半导体科技(东阳)有限公司FCBGA封装基板项目(一期)于2025年9月27日举行连线仪式,标志着这一总投资约50亿元的重大项目正式投产。

而利和兴投资赛伯宸半导体的决策时间点,恰好紧随项目投产后。赛伯宸半导体成立于2025年8月27日,利和兴的投资评估期与科睿斯项目投产时间高度吻合。
这种时间上的紧密衔接绝非偶然。业内人士猜测,利和兴在科睿斯项目投产确定性明确后迅速出手,体现了其精准的产业判断能力。项目从2024年3月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18个月,建设进度超行业平均速度,证明团队执行能力卓越。
02 50亿项目的产业分量
FCBGA(倒装芯片球栅格阵列)封装基板是高性能芯片封装的关键材料,目前全球市场主要被中国台湾欣兴电子、日本揖斐电等少数企业垄断。
科睿斯项目达产后,可形成每年56万片高端封装基板的生产能力。这一产能规模足以改变国内半导体材料供应格局。
更为关键的是,该项目投产正值AI芯片爆发期。随着英伟达、AMD等厂商不断推出更大尺寸、更高性能的GPU芯片,对高端FCBGA基板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据SEMI数据显示,全球ABF载板市场供需缺口将持续至2026年后。
科睿斯团队背景显赫。核心成员均来自全球领先的载板供应商,其中董事长陆江拥有华为海思15年供应链管理经验。这一团队配置确保了项目从技术到生产的顺利转化。

03 利和兴的精准卡位
利和兴此次投资展现了精准的产业布局眼光。作为华为核心供应商,公司近年来积极向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拓展。
通过投资赛伯宸,利和兴成功切入半导体材料核心领域。公开信息显示,赛伯宸与科睿斯半导体存在紧密关联,两者通过共同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形成产业协同。


利和兴在公告中预计,2025年与赛伯宸的关联交易不超过1亿元,2026年不超过2亿元。这一预测如果基于科睿斯项目已投产的现实,业务协同将具备坚实基础。
对于正处于业绩转型期的利和兴而言,此次投资意义重大。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6588万元,同比下降529.94%。半导体业务的拓展有望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04 三重协同效应显现
技术协同:利和兴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FCBGA载板所需的高精度加工要求高度匹配。公司有望为科睿斯项目提供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等技术支持。
客户协同:作为华为、新凯来的供应商,利和兴拥有丰富的半导体产业链客户资源。这与科睿斯项目目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
地理协同:科睿斯项目位于浙江东阳,利和兴主要生产基地在深圳、苏州。这种布局有利于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半导体产业聚集区。
05 风险评估与市场展望
尽管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仍需关注相关风险。
产能爬坡风险:半导体材料项目从投产到满产通常需要6-12个月,良率提升是关键挑战。科睿斯项目能否按计划实现产能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全球半导体行业具有周期性特征,当前AI芯片需求爆发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技术风险:FCBGA载板技术壁垒极高,产品需要通过客户端严格认证,认证周期长达3-6个月。
不过,利和兴采取的分步投资策略降低了风险暴露。2000万元的投资规模适中,即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对公司影响可控。
利和兴的这笔投资,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在半导体国产化浪潮中,通过精准的产业链投资切入高壁垒领域,成为中国供应链企业升级的典型路径。
科睿斯项目的投产时间点,为利和兴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确定性支撑。而利和兴凭借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有望与科睿斯项目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这场2000万的投资背后,是利和兴对半导体产业未来的深思熟虑。随着国产半导体材料逐步突破技术壁垒,利和兴此番布局的价值有望在未来3-5年内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