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实质性切入火箭核心部件制造,未来三年商业航天收入占比有望超30%。”
“但当前估值已反映过多预期,技术整合与订单落地才是关键考验。”
广联航空高调入局,商业航天再升温
2025年11月27日,广联航空在投资者路演中宣布,通过“收购+合作”双路径战略正式切入商业航天产业核心环节,目标构建覆盖“火箭+卫星”的业务矩阵。公司表示,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建立对接,承接运载火箭贮箱等关键结构件的生产任务,并联合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及高校强化技术储备。近年来,国家持续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卫星制造、运载火箭研制等高附加值环节,推动产业链市场化进程。广联航空此次布局聚焦于运载火箭贮箱这一核心支点,依托外延并购实现快速卡位,或成为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新突破口。
战略协同与盈利压力并存
广联航空拟收购天津跃峰51%股权,后者长期从事运载火箭贮箱加工,曾为多型火箭首飞任务提供核心结构件,具备成熟的工艺能力和客户资源。此次收购若完成,将显著增强公司在大型复杂薄壁结构件领域的制造能力,形成“航空为主、航天突破”的双轮驱动格局。目前公司正积极承接商业航天企业订单,参与多个新型号火箭贮箱的试制与量产准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64%和36.97%,商业航天相关业务虽尚处初期,但已被视为潜在利润增长极。
尽管前景可期,但整合风险与资金压力仍不可忽视。该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最终定价及审批结果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18%,反映出主业盈利能力承压。此外,商业航天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头部企业加速扩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大,后续能否持续获得批量订单将成为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商业航天概念股集体躁动
受广联航空切入航天产业链消息提振,商业航天及相关配套板块情绪回暖,多只人气个股获资金关注。
赛微电子(300456.SZ)作为MEMS芯片与光通信器件领先企业,其控股子公司瑞典Silex曾为全球领先的纯MEMS代工平台。2025年7月完成重大资产出售交割后,公司持有Silex 45.24%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计划以不超过6000万元收购北京芯东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持股比例不超过11%),意图切入成熟制程光刻机领域。受益于CPO概念回暖及谷歌发布Gemini 3 Pro模型带动算力硬件行情,赛微电子股价走强,2025年11月27日报收50.51元/股,涨幅达20%,盘中创历史新高,主力资金连续多日净流入。
超捷股份(301005.SZ)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精密零部件研发生产,客户覆盖国内主流火箭、卫星研制单位,在商业航天链中承担运载火箭结构件、连接件等关键部件配套任务。两融余额从11月中旬约2.9亿元快速上升至11月25日的3.38亿元,单日融资买入额一度突破1.77亿元,股价自11月以来明显走强,最新价达69.0元,涨跌幅13.3%。
中天火箭(003009.SZ)是国内固体火箭与增雨防雹系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小型固体火箭及其延伸产品,同时为多个军工集团供应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具有“商业航天+军工”双重属性。近期股价活跃,出现4天2板走势,2025年11月27日早盘涨停。但需注意的是,股东已于11月24日合计减持125.65万股,提示短期交易热度可能存在回调风险。
光库科技(300620.SZ)主营光纤激光器件、光通讯器件和激光雷达光源模块,是CPO技术路线的重要参与者。2025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已推出全光交换机新品,切入OCS交换机领域。继2024年收购拜安实业、2025年6月完成对武汉捷普100%股权收购后,公司于11月21日公告拟以16.4亿元收购苏州安捷讯99.97%股份。股价表现强势,2025年11月25日实现20CM涨停并创历史新高,收盘价达147元,随后继续上行至157.91元,当日主力净流入超5.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