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在全球贸易政策不稳定的背景下,关税政策是否会影响大米粮食供应、价格是否会有波动,成为民众关心的重点。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政府储备管理,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国完全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稳稳地端在自己手中。
技术减少粮食损耗
守护国民餐桌粮食安全,离不开粮油企业的努力。
近期,益海嘉里金龙鱼(300999)召开沟通会,分享了用技术创新减少粮食损耗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传统收割稻谷的过程中,天气变化、收割时间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粮食损耗,造成资源浪费。而金龙鱼创新的“6步鲜米精控技术”,从“鲜割”到“鲜食”的6个关键环节严格把控,将“新鲜”理念贯穿全程。其中,“鲜割”作为第一环节,就是以节粮减损为出发点。
所谓“鲜割”,是指在稻谷九成熟时收割,不仅可以确保稻米品质,还可以减少收割时稻谷自然脱落带来的约5%田间损失。以北方一作区水稻产量估算,若普遍采用鲜割模式,能够减少约235万吨损失,相当于2100万人一年的大米粮食消费量。
这一技术通过科研数据,精准把握最佳收割时间,实现“藏粮于地”;而在碾磨加工过程中采用稳定温度的技术,减少碎米产生,降低加工损耗,也是“藏粮于技”。
益海嘉里金龙鱼管理层在交流会上分享,若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未达售卖标准的碎米,还可以作为其他食品的原料使用,提高粮食利用率。
此外,在益海嘉里金龙鱼看来,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破解“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必答题,更是回应“如何让中国人吃得更健康”的时代命题。通过“鲜存”“鲜碾”技术,能更大程度地保留大米表层营养物,守住口感,满足国民餐桌营养需求。
传递土地的力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为一家粮油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深知土地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大众传达对农业的尊重以及对土地的敬畏,让更多人关注农业、看见土地的力量、敬畏每一粒粮食。
谈及连续三年赞助劳作纪实综艺《种地吧》的原因,金龙鱼6步鲜大米负责人表示,起初这个没有流量加持、全“素人”种地的节目几乎不被任何人看好;甚至在公司决定赞助后,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大概率是个失败的投资,“因为节目受众画像与品牌传统客群存在明显错位,销售转化结果不会太理想”。
该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最终决定赞助是因为相信“粮油品牌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更多人关注农业、看见土地的力量、敬畏每一粒粮食”。最终这档节目的意外爆火,不仅促进了销售转化,还让更多年轻观众对农业有清晰感知,并尊重粮食。
实现一粒稻谷的最大价值
作为粮油行业的领军企业,贸易摩擦对公司会带来多大影响,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益海嘉里金龙鱼公共事务部总监涂长明日前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表示,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对美国的依赖,粮食安全没有后顾之忧。
益海嘉里金龙鱼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记者了解到,除了6步鲜米精控技术,益海嘉里金龙鱼还将现代农业科技辐射至更为广阔的产业链条,让每一粒稻谷、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都能在产业中被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发挥粮食和土地的价值。
例如,稻谷除了成为餐桌大米,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米糠也可以提炼成营养丰富的稻米油;稻壳能成为燃料走进工厂车间;稻壳燃尽后的稻灰还能再“变废为宝”,提炼出高分散型白炭黑和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
在金龙鱼来看,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损耗、提升品质,赋能土地,让每一粒稻谷承载可持续价值,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
其乡村振兴实践的过程,也与农民福祉深度绑定。据了解,“订单农业”模式有助于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公司还积极挖掘各地特色农业资源,推动建立更多优质原料订单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