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正(300998.SZ)刚刚官宣了一项重要合作——公司与宁波华翔启源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切入通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赛道。双方将围绕精密结构件、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开展联合开发与量产合作,标志着这家原本以汽车模具为主业的企业,开始向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延伸。
根据公告内容,这次合作聚焦于双足人形、轮式人形、四足以及商业清洁机器人等领域。华翔启源负责产品需求设计和方案确认,宁波方正则凭借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积累,共同参与工艺开发、样品制造及后续量产落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支持量产所需的模具和设备投入,宁波方正将先行承担相关费用,并将其计入未来产品的单件成本中,体现出公司在该项目上的资源倾斜意愿。
而合作方华翔启源的身份也颇具看点——它是A股上市公司宁波华翔(002048)专门为布局智能机器人业务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定位是打造机器人本体和关节总成的“超级工厂”。这意味着背后有成熟制造业集团的支持,不是空壳创业公司。这种“母公司在产业、新公司冲前沿”的模式,在当前智能化转型浪潮中越来越常见。
我看这步棋:试探中有远谋
说实话,这份协议目前还属于框架性、意向性的安排,没有强制约束力,短期内确实不会对宁波方正的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而且公司自己也在公告里反复提示风险,包括合作推进不确定性、无当年财务贡献等。但从战略角度看,我反而觉得这是一次精准卡位。
宁波方正过去的主要收入来自汽车模具和新能源结构件,其他业务占比甚至超过七成。如今主动切入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尤其是行星减速器、关节模组这类高技术门槛环节,说明管理层已经在为未来的增长曲线做铺垫。虽然现在只是“共建场景”“联合开发”的初级阶段,但如果能借华翔启源的技术牵引,逐步实现核心部件的批量化供应,未来不排除切入更高端运动控制系统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择的合作路径很务实——不自己造整机,而是做供应链支撑者。开放自身办公和生产场景供机器人测试运行,既降低了试错成本,又积累了应用数据,这种“以场景换技术”的思路值得肯定。
当然,投资者也不能太乐观。毕竟公司实际控制人近期刚披露减持计划,虽尚未实施,但也提醒我们保持理性。现阶段更多是讲长期故事,真正兑现还得看后续有没有订单落地和技术突破。但我认为,只要方向对了,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