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正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正式牵手,进军深海机器人赛道!这家原本深耕汽车模具的企业,正借助“十五五”政策东风,布局工业机器人新蓝海。合作聚焦3000米级深海作业,覆盖海上风电、深海采矿等高增长领域,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强强联合:从模具到深海机器人的战略跃迁
根据公告,宁波方正与山东未来机器人签署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深海机器人机械零部件研发与生产、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及市场开拓三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山东未来机器人是国内少数具备3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的企业,已在深海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拥有成熟商业案例,技术实力雄厚。而宁波方正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精密模具制造、热喷涂工艺及表面处理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这些能力可直接迁移至深海机器人耐腐蚀、高强度零部件的生产中。
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订单关系,而是基于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宁波方正将依托其智能制造基础,为山东未来提供关键零部件支持;后者则为前者切入高端装备领域提供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路径。这种“上游制造+下游集成”的模式,有助于宁波方正在保持主业稳定的同时,向高附加值的机器人赛道延伸。
政策加持:“十五五”深海经济迎来黄金期
本次合作的背后,是国家对深海科技的战略性布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深海科技,随后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自然资源部均明确将深海科技列为“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推进,海上风电、深海采矿、海底通讯等产业加速发展,对深海作业机器人需求将持续释放。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及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四分之一。在此背景下,宁波方正提前卡位深海机器人供应链,具备较强的前瞻性。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未来机器人此前已获得中石油昆仑资本、中金资本等数亿元A轮投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技术路线的认可。此次与宁波方正的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其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商业化落地效率。
理性看待:短期难贡献业绩,长期价值待观察
尽管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公告明确指出,该协议为框架性协议,不涉及具体投资金额,短期内难以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两融余额稳定在1.08亿元左右,占流通市值比例超4%,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但尚未形成一致预期。后续需重点关注合作是否能转化为实质性订单,以及宁波方正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进展。
总体来看,宁波方正此次合作是一次典型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尝试——通过绑定高成长赛道中的优质客户,实现业务多元化。能否成功,取决于技术适配能力、交付稳定性以及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性。目前信息有限,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