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川智能刚刚抛出了一份重量级的激励计划——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正式亮相。这份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公司拟向不超过104名核心人员授予总计183.5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当前总股本的2.37%,其中首次授予146.84万股,预留36.71万股,授予价格定在25.43元/股。这是一次典型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股票来源为定向增发,覆盖对象包括董事、高管以及子公司核心员工,甚至包含部分外籍管理人员,显示出公司在全球化管理团队建设上的开放姿态。
整个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归属安排将分阶段进行,确保激励与业绩绑定。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明确表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也未聘请独立财务顾问,所有流程均依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推进。从自查表来看,公司目前不存在不得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形,财务合规、治理结构健全,激励对象资格也经过严格筛选,整体方案设计规范且具备可执行性。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开始动真格了。本川智能作为一家专注智能电路科技的企业,在当前AI硬件、高端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出新一轮激励,时机选得相当精准。虽然公告中没有直接披露具体的业绩考核指标,但从激励范围聚焦“核心员工”和外籍管理者这一点来看,管理层显然希望稳住关键人才,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国际业务拓展方面有实际贡献的人。
在我看来,这次激励不仅是留人手段,更是一种战略信号。25.43元/股的价格虽高于两年前的激励成本,但相较于当前51.07元的市价仍有足够吸引力。而且预留20%份额,说明公司对未来新引进的核心人才留有空间,机制上更具灵活性。结合其近期股价表现(涨2.39%,成交活跃),市场对这一动作已有正向反馈。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理性。股权激励只是开始,最终能否转化为业绩增长,还得看后续的考核指标是否严苛、执行是否到位。如果归属条件过于宽松,那可能就只是“变相福利”。但从现有资料看,公司强调绩效考核体系已建立,并接受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监督,至少程序上是闭环的。
总的来说,本川智能这一步走得稳健且有前瞻性。在一个技术驱动型行业里,人的因素永远是最关键的变量。谁能稳住核心团队,谁就更有可能在下一轮产业竞争中跑出来。我对这家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愿意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