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一季报陆续出炉,基金经理调仓思路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受科技行情驱动,一季度港股市场表现出色,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5.25%、20.74%。同时,A股中的机器人、人工智能指数也分别上涨16.14%、5.46%。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市场回暖,一季度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均保持较高仓位运作。其中,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傅鹏博的睿远成长价值、刘格菘的广发科技先锋等截至一季度末的股票仓位均超90%。
随着一系列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市场信心持续回升。纵观基金一季报,看好全年权益市场,关注港股以及科技、消费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已经成基金经理共识。
踩中新能源、机器人风口三只权益基金季度回报超50%
权益市场回暖,一季度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今年以来1016只(份额分开计算)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达4.56%,467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达4.47%,235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回报则为2.51%。
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等三只基金截至3月31日收盘的年内涨幅均超50%。
鹏华碳中和主题A一季度回报更是达到了60.26%,该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双林股份、中大力德、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华辰装备等。“我们过去一直投资的光伏与锂电等新能源产业链,短期最大的挑战与风险还在于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美国高关税税率下,光伏新能源出口型的制造业行业进一步面临需求受限,盈利空间压缩的压力。中长期依然看好,行业经历了连续3年的价格和供给端出清,基本面与盈利逐步触底,需求依然持续增加,未来盈利与估值都有提升空间。”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截至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北特科技、浙江荣泰、震裕科技、斯菱股份等。
基金经理张璐在一季报中看好机器人行业,称展望二季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依然在快速地发展,行业日新月异。“我们判断机器人板块会持续活跃,但随着量产的逐步落地,个股可能会去伪存真,分化可能加剧,波动会有所增加。”
张璐建议,投资者在初次接触相关行业时,不妨将其纳入关注列表,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基于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而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
明星基金经理调整持仓结构集中配置港股科技龙头
在行业轮动下,明星基金经理的调仓换股也备受关注。
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怡A前十大重仓股中不少都是港股科技龙头股,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等,与去年四季度相比,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换股5只,美的集团、比亚迪、中国移动、小米集团和美团成为新晋前十大重仓股。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科技先锋一季度调仓也较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相较去年四季度末,其在一季度减持了赛力斯、亿纬锂能、北方华创、中航光电等多只重仓股,同时,振华科技成为新晋前十大重仓股。
其在一季报中称,报告期内,本基金依然围绕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进行配置,并结合业绩比较基准,在制造业领域的各细分方向上适度均衡配置并优选个股,主要配置的行业包括新能源车、电子、锂电、光伏、军工等。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截至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并无调整,但仓位有所变化,比如减持了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洋河股份和美团,增持了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其一季报称,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了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截至一季度末减持了宁德时代、中国移动、立讯精密、广汇能源等重仓股,加仓了腾讯控股、三诺生物、胜宏科技、寒武纪为新晋前十大重仓股。
傅鹏博在一季报中称,基金保持高仓位运行,组合的前十大个股有所调整。布局了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快速发展的PCB个股,公司的高阶产品量产、制造良率不断提高,对组合的贡献较为突出。同时,加大了恒生科技板块的个股配置,有稳健的品种,也有弹性大的品种,对组合净值有不小的正贡献。国产替代方面,如涉及芯片领域的个股,也加大了配置。
基金经理看好今年权益市场南向资金持续扫货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看好权益市场,更关注港股、科技以及消费等板块,且认为无需过于担忧关税战带来的影响。
杨锐文在景顺长城优选一季报中称:“许多人担忧贸易冲突对外需的影响,但我认为市场低估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制造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制造业的要素组合难以替代。中国不仅拥有庞大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完整产业链,更具备无与伦比的配套效率和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持续20多年的高考扩招为各产业提供了全学科的海量工程师。随着科技与制造业多学科融合趋势加强,这一全学科工程师优势更难被跨越。”
李晓星则在银华心怡一季报中称,看好全年的权益市场,维持了超过九成的权益仓位,看好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港股红利、A股消费、A股制造业,对于一些涨幅过大的板块从相对收益的角度来说持谨慎的态度。相对更为看好港股市场,以及A股现金流好且估值低位的消费股。
周蔚文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一季报称,未来全球贸易再平衡的过程可能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美出口企业的影响更直接。然而,这一过程无法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反而会促使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进一步增大。“这一长期背景是我们评估多数产业趋势以及中长期前景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这方面的认知。”
目前资金已经涌动,南向资金持续扫货,截至4月21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经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未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科技领域的发展,权益市场有望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