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11月17日电,近日,春晖智控(300943.SZ)因收购关联方春晖仪表控制权一事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层重点关注该公司历史上先放弃控制权后又重新收购的商业逻辑一致性,以及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公开资料显示,春晖仪表前身绍兴自动化成立于1994年,原为春晖集团控股企业。2002年至2007年间,因春晖集团面临发展瓶颈,且标的公司连续多年亏损,春晖集团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将部分股权转让给邹华等管理层人员,逐步丧失对春晖仪表的控制权。这一系列操作在当时被解释为“内部改革”,旨在激发经营活力。然而时隔多年后,春晖智控于2022年通过股权转让和定向增发成为春晖仪表第一大股东,如今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剩余股权,实现全资控股。监管层要求公司说明,在先后做出放弃控制和重新收购两种相反决策的背后,商业逻辑是否自洽。
春晖智控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重新收购是基于战略协同考虑。公司与春晖仪表同属仪器仪表行业,存在上下游关系。春晖仪表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产品可配套公司燃气和供热领域的控制系统集成产品。随着公司向“智慧燃气”“智慧供热”转型,对传感器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此次收购有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针对监管质疑的利益输送问题,公司坚称交易定价公允,且与交易各方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回购安排、收益保障、代持协议或其他利益安排。本次交易评估值为4.24亿元,较2022年增资时的2.1亿元估值有所增长,公司解释主要因标的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非经营性资产增加以及折现率变化所致。
目前,春晖仪表已从新三板摘牌,曾于2023年申报北交所IPO但最终撤回。公司解释撤回原因为“自身发展战略考虑”,并非因财务数据恶化。2023年至2025年9月,标的公司营收分别为1.05亿元、1.20亿元和1.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22万元、2633万元和2508万元,盈利能力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