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测标准刚刚宣布,拟继续使用不超过2.2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这一消息来自公司于2025年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额度内资金可在12个月内循环滚动使用。这笔钱不会投向高风险产品,而是用于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工具,且到期后必须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确保不影响原有募投项目的推进。
这并非临时起意。回溯来看,信测标准在2023年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了约5.45亿元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到账净额为5.34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华中检测基地”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实验室扩建”两大项目。截至2025年11月13日,公司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约3.25亿元,账户中尚余约2.18亿元(含利息),部分资金因项目建设周期原因暂时闲置。此次操作,本质上是将短期用不到的钱“盘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董事会与独立董事都支持这件事
从审议程序看,该事项已经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三方确认,保荐机构也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各方一致认为,在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不影响项目建设的前提下,适度开展现金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收益,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明确强调与合作金融机构无关联关系,进一步降低了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看到这里,我倒是觉得这事挺务实。现在很多企业一有闲钱就想着搞投资、扩产能,反而忽视了最基本的资金效率问题。而信测标准的做法恰恰相反——它没有盲目扩张,也没有把钱趴在账上吃低息,而是在合规框架下做稳健增值。这种“精打细算”的风格,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而且别忘了,这家公司本身处在检测服务赛道,属于典型的“慢变量”行业:客户稳定、现金流清晰、扩张节奏可控。这样的企业更需要精细化运营,而不是靠资本腾挪讲故事。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愿意花精力去优化几千万的闲置资金收益,反而是经营成熟度的一种体现。
当然,我也清楚这类操作存在潜在风险。比如市场利率下行可能导致理财收益不如预期,或者资金调度出现偏差影响项目进度。但公司在公告里列出了五条风控措施,包括专人跟踪、定期审查、独立董事监督等,制度设计算是比较周全。
目前信测标准股价为31.95元,涨跌幅0.95%,成交额超4亿,市场关注度不低。在这个节点上选择继续现金管理,或许也传递出一个信号:管理层对短期内大规模支出仍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稳步推进现有项目。对我而言,这不是什么爆炸性利好,但它让我对这家公司的财务纪律多了几分认可。毕竟,会赚钱的企业不少,但懂得如何“管好钱”的,才是长跑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