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航空在11月27日的投资者路演活动中释放了明确的战略信号。这家航空航天配套企业将燃气轮机业务定位为重点培育的新增长极,同时通过收购+合作双路径切入商业航天产业核心环节。从公开信息来看,公司正在经历从传统航空配套向更广阔的高端装备领域拓展的关键阶段。
燃气轮机业务的技术突破值得关注。根据公司披露,凭借在结构件制造和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技术积累,已实现从粗加工到燃机机匣成套制造装配的全流程突破。这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油气运输管道增压等场景,单套机匣价值量高,技术壁垒显著。考虑到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能力,向燃气轮机领域的延伸具备技术协同的逻辑基础。
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更显战略意图。公司明确采用双路径切入产业核心环节:一方面积极链接商业航天企业,承接运载火箭贮箱等核心部件生产任务;另一方面利用与航天领域专业院所及高校的合作,构建火箭+卫星双维度业务矩阵。这种布局方式既抓住了市场化增量机会,又借助产学研合作夯实技术基础。
从业务结构看,广联航空正在构建多元化的增长引擎。作为C919飞机的工装供应商和零件供应商,公司在传统航空制造领域已有稳固基础。而燃气轮机和商业航天业务的拓展,则是对现有技术能力的横向延伸。这种业务组合既保持了在航空领域的既有优势,又为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不过,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6.11%,第三季度出现亏损,显示在新业务培育期可能面临业绩压力。同时,商业航天和燃气轮机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这对公司的资金实力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产业趋势看,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外溢效应正在显现。燃气轮机作为能源装备的关键部件,商业航天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都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广联航空选择此时加大布局,既是对市场机遇的把握,也是对自身技术能力的检验。
观察公司近期的资本运作,珠海公司增资至2.5亿、连续多日融资净买入等动向,显示公司在为业务拓展储备资源。而在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等问题上的审慎态度,也反映出管理层在扩张与风控之间的平衡考量。
这家航空航天配套商的转型之路刚刚开启,新业务能否如期成为增长动力,还需要后续的订单落地和业绩兑现来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航空航天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具备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积累的企业,确实面临着结构性的发展机遇。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