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仲裁决定,让爱美客(300896)与*ST苏吴(600200)之间的“童颜针”代理权纷争骤然升级。
9月11日晚,涉事双方相继发布公告,披露了关于“聚乳酸面部填充剂AestheFill”(以下简称“艾塑菲童颜针”)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代理权仲裁的最新动态。
深圳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仲裁院”)紧急仲裁员9月10日作出的决定称,在仲裁裁决作出前,爱美客旗下韩国子公司Regen Biotech不得自行在中国内地销售“艾塑菲童颜针”产品,不得否认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透医疗”)是该产品在中国内地的独家经销商,并应继续按《关于AestheFill独家销售代理权转让协议》向达透医疗供货。
达透医疗是*ST苏吴的控股孙公司。也就是说,在艾塑菲童颜针国内销售权争夺上,“医美茅”爱美客“首战”失利;而*ST苏吴暂时保住了影响生死的销售权。
各执一词
保住销售权的同时,达透医疗请求的其他临时措施,包括撤销俪臻(厦门)美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俪臻”)为代理人的《独家授权书》、Regen不得向俪臻厦门等主体提供产品等,均未获准许。
针对*ST苏吴取得了此次仲裁案的阶段性胜利,爱美客表示,仲裁院的此次决定,仅为组庭前的程序性事项,旨在维持现状,并非对案件实质争议的最终裁决。
但二级市场对这一仲裁进展率先作出反应。
9月12日,爱美客股价开盘199元/股,收于194.91元/股,当日跌3.03%;而*ST苏吴股价开盘1元,收于1元,当日震荡幅度 3.09%。
爱美客受访时称,根据未准许事项,厦门俪臻依旧可以销售艾塑菲童颜针,目前相关产品也在正常销售中。但*ST苏吴则并不这么认为,9月12日晚间其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提及“Regen公司必须停止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内地销售AestheFill产品”。
销售龃龉
回溯事件,2022年8月,达透医疗与达策公司及Regen三方共同签订了《关于AestheFill独家销售代理权转让协议》,达透医疗取得了艾塑菲童颜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
此前的2021年12月,*ST苏吴通过增资+股权转让方式,斥资1.66亿元取得达透医疗51%的股权,从而获得艾塑菲童颜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代理权有效期至2032年8月。
但*ST苏吴没料到,其与Regen合作不足三年,变数已生。
2025年3月,爱美客以1.9亿美元收购Regen 85%股权。7月,艾塑菲童颜针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代理人由达透医疗变更为俪臻(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俪臻”),北京俪臻是Regen的中国子公司。
随后,Regen向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解除后者的独家经销协议,并撤销达透医疗作为艾塑菲童颜针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经销商的所有相关授权。与此同时,Regen宣布,解约后将通过新登记代理人北京俪臻在中国市场组建直营团队。
面对解约,达透医疗迅速反击。
8月,达透医疗就Regen解约向仲裁院提起仲裁,请求确认《独家代理协议》有效并继续履行。若仲裁请求未得到支持,初步索赔损失人民币16亿元。仲裁院于8月27日决定适用紧急仲裁员程序,紧急仲裁员经审理后作出了9月10日的决定。
*ST苏吴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无法正常继续销售“童颜针”,若被申请人依照《仲裁规则》和仲裁院决定书的决定相应履行其义务,Regen将按照《关于AestheFill独家销售代理权转让协议》继续向达透医疗供货,但最终实际影响以被申请人实际履行情况为准。
爱美客则强调,仲裁院此次作出的决定,系仲裁庭组庭前的一项程序性事项,不是本案的最终结果。本案的最终结果以仲裁庭作出的裁决结果为准。后续,仲裁院将继续推动组成仲裁庭,由仲裁庭继续按照《仲裁规则》审理本仲裁案,最终仲裁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
“垄断”不再
作为医美领域头部企业,爱美客2025年上半年业绩难尽人意,面临核心产品下滑与商誉高企的双重压力。
2025年半年报显示,爱美客上半年医疗美容产品注册证增多,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进一步分化;同时,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以聚乳酸、聚己内酯为核心成分的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爱美客虽手握多款核心产品,但两大主营品类的大幅下滑成为拖累业绩的重要原因。财报显示,这两大支柱产品中,以“ 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以“濡白天使”为核心的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4.93亿元,同比下滑23.99%。
两大核心品类营收双双下滑直接导致爱美客整体业绩承压。报告期内,爱美客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59%至12.99亿元;归母净利润约7.89亿元,同比下滑29.57%。
这也是“医美茅”爱美客2020年9月登陆A股以来,首次出现业绩负增长。此前,瑞银证券此前已作出调整,将爱美客2025-2027年盈利预测下调10%-16%,以反映公司2024年业绩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和近期运营挑战。
对于业绩下滑,爱美客受访回应称,“2025年上半年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不足、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变化,短期财务指标波动是公司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阶段性结果。未来,公司将通过产品创新、运营优化及风险管控,能够平稳穿越行业周期,为股东与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
但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爱美客核心产品的增长瓶颈确实早已显现。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产品,过去独家垄断优势被逐渐打破。2024年7月,华熙生物(688363)“润致·格格”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二款针对颈部皱纹的Ⅲ类复合溶液产品,直接分流了“嗨体”市场份额。
竞争加剧下,“嗨体”单价持续走低。2024年该类产品平均单价较2023年下降15%,营收增速也从2023年的29.22%骤降至4.4%,昔日“现金奶牛”的增长动力已明显不足。
“濡白天使”所在的凝胶类市场,竞争甚至更为激烈。
而此次引发代理权之争的艾塑菲童颜针,自2024年4月在中国大陆开启商业化后,表现亮眼。*ST苏吴财报显示,2024 年,艾塑菲童颜针销售收入约3.26 亿元,占公司营收20.42%,毛利约2.69亿元,占公司毛利34.8%。2025 年一季度,艾塑菲童颜针销售收入1.13 亿元,占公司营收35.55%,毛利占比45.77%。凭借“再生医美”的市场热度快速抢占份额,艾塑菲童颜针对“濡白天使”形成直接冲击。
这也正是爱美客3月突然对Regen公司发起收购的深刻动因。
商誉高企
而爱美客的此次收购,目前来看,既未能如其预期快速带来业绩助力,反而引发了代理权纠纷,还让公司背上了高企的商誉包袱。
截至2025年6月底,爱美客商誉从期初的2.78亿元飙升至15.94亿元,激增的商誉主要就是源于收购Regen公司。
如今,控制权虽到手,但代理权纠纷“首战失利”,若后续仲裁结果不利于爱美客,则爱美客不仅是失去艾塑菲童颜针这一潜在增长引擎,无法守住原有营收,高企的商誉还存在减值风险,进而进一步侵蚀公司利润,加剧业绩压力。
由此看来,艾塑菲童颜针大陆地区销售权的争夺,其对爱美客的重要意义,称之为“一针三鸟”毫不为过:不仅关乎短期营收,更决定了爱美客能否在再生医美赛道抢占先机、重塑增长动力,以及打击“友商”。
当然,艾塑菲童颜针对*ST苏吴甚至更为重要,毕竟,这是公司在被标示风险后当下最重要的盈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