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泰高新控股孙公司广东纳塔功能纤维有限公司拟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新投资者——广东省粤财产业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将以4,400万元人民币认购新增注册资本,获得广东纳塔12.09%的股权。这笔交易投前估值定为3.2亿元,意味着每一元注册资本作价一元。上海纳塔作为原全资股东放弃优先认缴权,持股比例将从100%稀释至87.91%,但广东纳塔仍保留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这次增资背后,是蒙泰高新持续推进碳纤维项目的战略布局。广东纳塔正是“年产1万吨碳纤维及6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的实施主体,该项目总投资高达47.94亿元,目前尚处于建设阶段,已投入资金压力不小。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较年初下降近47%,主因正是重大项目持续投入。在此背景下,引入粤财产投基金这样有国资背景的新投资者,不仅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缓解现金流紧张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增资协议并不简单。其中设置了明确的业绩承诺与分红保障条款:若广东纳塔在2027到2030年营收未达标,或2031、2032年任意一年净利润低于8,000万元,又或者自2028年起年度现金分红未能达到投资本金年化3.5%的收益且公司未履行差额补足义务,投资方有权要求蒙泰高新及其子公司上海纳塔回购其股权。这意味着,表面上是一次融资动作,实则暗含对赌性质,未来几年广东纳塔的经营表现将直接关系到母公司是否要承担回购责任。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复杂。一方面,我能理解蒙泰高新的选择。当前公司主业虽有增长(2025年Q3营收同比增14.74%),但净利润持续亏损,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超5,100万元,单纯靠内生造血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项目建设。此时引入外部战投,配合控股股东提供无息借款、提前赎回可转债降低财务成本等一系列操作,显然是在主动调整资本结构,争取时间窗口。
但另一方面,这些看似积极的动作也叠加了不小的风险。特别是那个带有强制回购条款的对赌安排,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压在了业绩兑现上。碳纤维属于高端新材料领域,技术门槛高、投产周期长,市场需求能否如期释放存在变数。现在就锁定2027年起的营收和利润目标,说实话压力不小。
在我看来,这步棋走得大胆,也算务实,但成败关键在于执行力和行业景气度的配合。如果项目能顺利推进并实现量产,这笔增资将成为撬动成长的支点;反之,则可能加重公司的负担。投资者不妨多看一步:接下来的重点,不只是资金有没有到位,更是产能落地节奏和市场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