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一些人在各处无脑唱空回盛生物,其实扯来扯去就是两个理由:
1、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原料药市场报价由于头部主流企业封盘不报,导致市场零售交易均价上涨最近几乎停滞。未来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涨价还有预期吗?
2、回盛转债还有5个交易日就要强制回购,持债者由于没有持有信心会抛售或转股的预期,就会压制正股股价,股价还会大跌。
关于回盛生物当前市场争议的深度分析
一、泰乐菌素/泰万菌素涨价预期的核心矛盾与未来推演
1. 短期价格停滞的表象与本质
近期市场零售均价上涨停滞的核心原因在于头部企业集体停报(如泰益欣、鲁抗医药自4月起暂停报价),导致现货交易转向非公开议价模式,价格透明度下降。但产业链数据显示,实际供需矛盾仍在加剧:
供给端:TOP5企业产能转向高毛利产品(如泰万菌素),叠加内蒙古、宁夏等地环保督查关停中小厂商(涉及 800 吨 / 年产能),泰乐菌素有效产能减少40%以上,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骤降至5天,下游采购需提前3-6个月锁定产能。
成本端:关键原料酒石酸进口价同比上涨40%,新版GMP认证投入推高单位成本至220元/千克,成本标准差收窄至5.3元/千克(2020年为18.7元),形成成本刚性支撑。
需求端:欧盟市场因新标准实施,泰乐菌素、泰万菌素等需求暴增,中国出口订单激增37%,占全球贸易量58%;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率突破65%,治疗性需求增长15%。
2. 未来涨价逻辑的持续性验证
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价格中枢将突破350元/千克,2026年或达500元/千克,核心支撑因素包括:
近期供需缺口有进一步放大趋势:部分头部厂商现有泰乐菌素、泰万菌素产能由于环保因素,不得不面临限产或者环保升级停产状况。
产能恢复周期:新建产能需18-24个月(如回盛生物3000吨项目2025Q2投产),短期市场无新增供给。
替代品瓶颈:磷酸替米考星耐药率升至35%,新型兽药(如加米霉素)2026年前无法规模替代。
政策传导:中国原料药占全球97%产能,欧盟、东南亚、美洲等地区大量采购挤压国内现货,形成“出口转内销”虹吸效应。
结论:短期零售价停滞是交易机制扭曲的结果,而非供需逆转。中长期涨价逻辑未破坏,但需警惕欧盟剂量限制草案(可能削减30%需求)和支原体疫苗技术新突破冲击。
二、回盛转债强赎对正股的影响机制与市场博弈
回盛转债强制赎回对正股压制有限
转股收益驱动持债者选择转股
当前回盛生物股价约 22 元 / 股,显著高于转股价格 15 元 / 股的 130%(19.5 元)。以最新股价计算,每张转债转股价值约 146.67 元,远高于赎回价格 100.64 元 / 张。理性投资者更倾向于转股而非被赎回,从而避免 25% 以上的直接损失。
转股稀释效应被基本面改善抵消
回盛转债剩余 1.61 亿全部转股后,预计新增股本 约 1073.33 万股,占当前总股本(1.843亿股)的 5.82%。这种稀释效应相对有限,且公司正处于业绩释放期:泰乐菌素价格每上涨 100 元 / 千克,净利润约增加 2.5-3 亿元,叠加宠物药业务加速放量(2024 年营收占比 15%),基本面改善足以对冲股本扩张影响。
市场已部分消化转股预期
自 2025 年 3 月 27 日触发赎回条款以来,回盛生物股价累计上涨约 5%,反映投资者对转股压力的提前定价。近期股吧讨论显示,市场对转股规模的担忧存在夸大(实际潜在转股规模约 1073 万股,占总股本 5.82%),且公司通过技改扩产、越南工厂投产等利好释放,持续强化投资者信心。
三、核心结论
原料药涨价逻辑坚实:泰乐菌素和泰万菌素供需缺口短期难以缓解,头部企业控量挺价、成本上升、出口激增等因素共同推动价格中枢上移,回盛生物作为行业龙头将显著受益。
转债转股冲击可控:转股收益主导下,持债者更可能选择转股而非抛售,且稀释效应被业绩弹性覆盖。公司通过产能释放、成本优化、宠物药拓展等多重利好,已具备消化转股压力的能力。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若泰乐菌素价格达 400 元 / 千克,回盛生物 2025 年 PE 将降5~10 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21 倍,叠加合成生物、海外扩张、宠物经济等长期增长逻辑,当前股价具备较强安全边际。
综上,无脑唱空回盛生物的观点缺乏基本面支撑,其核心产品涨价预期明确,转债转股冲击可控,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产能释放节奏及价格变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总之,再无脑唱空者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自身愚不可及!
大家看一下道恩股份和道恩转债在强制转债结束之前5个交易日的走势。对回盛生物和回盛转债的下周走势会有很大借鉴意义。$回盛生物(SZ300871)$ $回盛转债(SZ123132)$ $道恩股份(SZ00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