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冲刺!协创数据正式递表港交所
协创数据已于2025年10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H股上市申请,并同步在港交所网站刊发了申请资料。此次IPO由天风国际、交银国际和光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标志着这家深耕智能硬件与数据存储领域多年的企业,正式迈出国际化资本布局的关键一步。
根据公开信息,协创数据主营业务覆盖物联网智能终端、数据存储设备、服务器再制造及智能算力服务。公司在2024年按SSD收入计算,已成为全球市场第二大国内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同时以出货量计,也是全球第二大国内消费级智能摄像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达6.6%。近年来,公司加速向AI基础设施领域转型,自2025年起开始规模化投资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推动从制造向“云边端一体化”服务能力延伸。
百亿豪赌AI:一场战略跃迁的前奏?
看到协创数据这次赴港上市的动作,我并不意外——这更像是其今年以来一系列激进布局的自然延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在2025年内已累计宣布拟采购高达122亿元的服务器,仅10月单月就新增不超过40亿元的采购额度。这些服务器将用于提供云算力服务,支撑AI训练与大数据处理需求。
董事长耿康铭曾公开表示,AI算力未来或有“千倍增长空间”,这句话背后是对行业趋势的强烈押注。而我也注意到,公司现金储备(截至2025年6月末为15.34亿元)远不足以覆盖采购支出,因此计划通过增加银行授信至245亿元来解决资金缺口。这种“借钱扩产”的模式虽带来财务压力,但从营收增速来看已有回报: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8.18%,其中智能算力业务收入翻倍至12.20亿元,成为最大增长引擎。
透明背后的“神秘”逻辑
有意思的是,协创数据所有采购公告中都将供应商称为“神秘X”,客户也多以“客户A”代称。表面上看是信息披露不足,但我认为这是出于对头部互联网企业合作敏感性的保护。过往资料显示,“客户A”极可能是字节跳动、阿里或腾讯这类大型科技公司。在这种高壁垒的合作生态中,保密本身就是竞争力的一部分。
此外,公司提出“实现超级智能体”的长期目标,强调构建计算、连接与存储一体化的技术基础。这个愿景并非空谈,而是与其业务演进路径高度契合:从早期做存储设备,到拓展智能摄像头,再到如今大规模部署算力资源,每一步都在补全AI基础设施拼图。
我的看法:风险与潜力并存
在我看来,协创数据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它的转型足够坚决,动作够大,市场反应也积极——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亿元,说明机构关注度正在上升。但另一方面,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偏低、保守速动比率下降、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等财务信号,也提醒我们警惕短期流动性压力。
技术面显示股价处于震荡下行通道,短期支撑位在134元附近。当前价格156.34元,尚有缓冲空间,但需密切跟踪后续融资进展与客户落地情况。总体而言,这是一家敢于下重注、具备真实业务进化的公司,若H股成功上市,有望缓解资金压力,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