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五年多却连亏三年的锦盛新材(300849.SZ),近日相继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和深交所通报批评,涉及募集资金未严格区分使用、关联交易信披违规等事项。《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锦盛新材此次被监管“点名”,距离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尚不足3个月。
1.5亿元关联交易被追认
公开资料显示,锦盛新材主要从事化妆品塑料包装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20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约2.93亿元,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前述警示函和通报批评均涉及一项金额高达1.5亿元的关联交易。该项交易发生在2022至2024年,但锦盛新材直至2025年4月才追认其为关联交易,此前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未及时披露且未在定期报告中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
据披露,浙江证监局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2021年12月,锦盛新材与浙江宏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宏祥建设”)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宏祥建设负责锦盛新材“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的建设,合同总金额(含税)在2022年12月经变更后最终增加至1.5亿元。
宏祥建设与锦盛新材签署协议后,又与锦盛新材董事长阮荣涛的侄子阮某炎签署协议,将项目交由阮某炎承包。宏祥建设负责工程安全质量保证及资金进出管理,阮某炎负责具体施工。
经查,锦盛新材与宏祥建设实际发生交易金额2022年达到股东大会审议标准,2023年达到披露标准,但锦盛新材均未按规定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值得关注的是,前述关联交易所涉的“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是锦盛新材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2021年8月,锦盛新材将原IPO募投项目之“年增产1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技改项目”下未投入的募集资金(7847.32万元)的用途变更为“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并于同年9月变更项目实施地点。当时,原IPO募投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374.68万元,投资进度为14.91%,暂未新增产能和实现经济效益。
从时间线看,在上述募集资金的用途完成变更后,锦盛新材与宏祥建设签订了前述施工合同,之后宏祥建设又将项目交由阮某炎承包,从而形成关联交易。
锦盛新材在追认关联交易的公告中称,考虑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公司从严认定与宏祥建设发生的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锦盛新材表示,上述关联交易价格公允,不存在利用关联方关系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也不存在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及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
9月18日,锦盛新材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亦向记者表达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认定原则”,并表示当时的施工合同不是和阮某炎直接签订的。
募投项目变更又延期经营业绩持续承压
公司过往公告显示,变更后的新募投项目计划总投资29969万元,其中由公司自筹解决22121.68万元,项目建设周期48个月,达产后预计年净利润6088.00万元。
就在项目建设周期结束前,锦盛新材于8月26日发布公告称,调整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调减整体建设投资,增加铺底流动资金,并将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5年9月1日延至2026年9月1日,延期1年。
锦盛新材公告称,公司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不存在影响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正常推进的情形。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尚未完成部分由公司自有资金投入推进。
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截至8月26日,锦盛新材前述项目累计投入资金总额16666.25万元,其中公司自有资金投入总额8384.02万元,均与原投资计划有一定差距。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业绩方面,锦盛新材归母净利润近三年均为负值。财报显示,2022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3亿元、2.60亿元和3.3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0.95万元、-2387.49万元和-2264.7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8.88万元、-3279.40万元和-3187.93万元。
2025年上半年,锦盛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5098.09万元,同比下降9.33%,实现归母净利润-879.6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94.79万元。锦盛新材表示,导致净利润下降较明显的主要原因为,“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折旧及摊销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受宏观环境影响毛利较高的外销收入有所下降等。
针对前述关联交易违规行为,深交所指出,锦盛新材董事长阮荣涛、总经理阮棋江、董事会秘书刘振毅、财务总监黄芬、时任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段刘滨负有重要责任。深交所决定,对锦盛新材及5名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显示,锦盛新材还存在募集资金未严格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投资项目区分使用、混同管理实控人控制的企业等问题。浙江证监局决定对锦盛新材及上述责任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后续,浙江证监局将依法依规进一步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