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间,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康华生物,股票代码:300841)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逾五成。这背后是公司疫苗收入下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风险,且短期还要面对业绩对赌的压力。
利润持续下滑
据了解,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医药企业。2004年,康华生物成立于成都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9月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成都市温江区政府签约选址国际医学城A区,作为新型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建设。
康华生物配备有动物试验中心、高技术水平的细菌和病毒类疫苗GMP生产车间,现有产品包括“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业绩方面,近年来,康华生物步入下行通道。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收由增转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7.90%、下降14.86%和下降21.71%。
进入2025年,业绩下滑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康华生物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同比下降20.78%;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53.41%;归母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55.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亿元,同比下降39.22%。
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康华生物称,2025年前三季度,由于公司产品销售回款及海外授权收入回款减少,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22%。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为8300万元,同比去年的9241万元,下降10.18%。
此前,康华生物在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销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91.90万元,同比下降34.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52.06万元,同比下降62.64%。
公司称,2025年半年度较上年同期业绩变动原因如下:受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3.79%;上年同期,公司取得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海外许可收入10624.05万元,贡献利润9030.44万元,本报告期未取得海外授权阶段性收入。
与此同时,康华生物在2025年半年报中也提示风险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产品结构相对不丰富,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目前,已有3家企业正在开展临床试验,2家企业已提交上市申请,1家企业已取得生产许可并获得批签发,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厂商增加,可能会对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价格造成不利影响。
业内人士称,产品结构单一是康华生物面临的主要风险。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源于狂犬病疫苗,一旦该产品市场出现波动,将对公司业绩造成巨大冲击。虽然人二倍体细胞疫苗赛道仍有壁垒,但已有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获批上市,未来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可能引发价格战或市场份额下滑。
短期业绩对赌压力大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康华生物发生了控制权变更。2025年7月18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康集团”)、持股5%以上股东济南康悦齐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康悦齐明”)与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万可欣生物”)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同日王振滔与万可欣生物签订了《表决权委托协议》。
根据《股份转让协议》,王振滔、奥康集团、康悦齐明拟合计向万可欣生物转让所持有的公司2,846.6638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21.9064%(以下简称“本次股份转让”)。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王振滔在本次股份转让后,将转让后持有的公司1,050.3517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8.0829%)的表决权委托给万可欣生物行使。本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后,万可欣生物拥有表决权的比例为29.9893%,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王振滔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王振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购设有业绩承诺安排,奥康集团及王振滔承诺在2025年至2026年两年内,康华生物扣非净利润合计数需不低于7.28亿元,且同期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业内人士称,目前来看,康华生物业绩正处于下行通道,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约1.83亿元,要完成两年7.28亿元的承诺,挑战较大,未来新股东的资源注入何时能体现在业绩上还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