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基础设施的承诺已超30吉瓦,总投资达1.4万亿美元。” ——阿尔特曼
“投入1万亿,收入可能只有1630亿,这数字怎么看都像泡沫。” ——华尔街交易员匿名评论
OpenAI豪掷1.4万亿美元押注算力基建,是行业革命还是泡沫前夜?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近日宣布,公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诺总量已超过30吉瓦,总投资额达1.4万亿美元(约合每吉瓦466.7亿美元)。根据其披露的规划,OpenAI旨在建设可实现周产1吉瓦算力的基础设施工厂,并通过技术优化将AI算力成本压缩至五年生命周期内每吉瓦约200亿美元,较当前水平降幅达57%。这一战略源于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与当前基础设施高昂成本之间的矛盾。目前,OpenAI正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技术创新双路径推动成本下降,若目标实现,将显著降低行业门槛。尽管具体技术细节尚未公开,但市场普遍认为该计划可能重塑AI产业链格局——上游芯片、能源及数据中心企业或迎来增量需求,而中小云服务商则面临更大的成本竞争压力。由于OpenAI未披露具体时间表及合作方信息,后续需关注其融资进展与技术落地能力。短期来看,算力基建相关板块(如GPU、液冷、电力设备)可能受情绪驱动,但长期影响仍取决于实际成本优化成效。
事件分析及观点罗列
OpenAI阿尔特曼的基建承诺对股市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推动相关合作方股价上涨并提升AI板块热度。OpenAI与甲骨文、AMD、博通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后,这些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上涨,其中甲骨文股价曾一日飙升36%。同时,该基建承诺吸引了市场对AI行业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提升了整个AI板块的投资热度。
OpenAI阿尔特曼的基建承诺也引发了市场对AI需求高估和股市泡沫的担忧。行业头部企业之间接连推出的巨额投资计划,使市场担心AI实际需求可能被过度估计,一旦未来需求不及预期,相关公司股价或将面临回调风险。此外,花旗预测OpenAI的AI成本到2030年将飙升至1万亿美元以上,而同期预计营收仅为1630亿美元,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巨大失衡加剧了华尔街对AI领域潜在股市泡沫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