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迪克高层集体减持落地,市场反应几何?
斯迪克控股股东金闯及部分董高人员的股份减持计划已于近日实施完毕。根据公司10月20日发布的公告,金闯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3,252,535股,占总股本近2.94%;董事、副总经理杨比减持390,490股,董事蒋晓明减持46,000股。三位高管此次减持均在预披露范围内,操作合规,未超出原定计划。减持后,金闯仍持有公司约31.48%股份(剔除后),继续为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从减持时间跨度看,金闯的减持行为集中在9月至10月中旬,成交均价分别为集中竞价27.30元/股、大宗交易24.79元/股,价格区间显示其在股价相对高位逐步套现。而杨比与蒋晓明的减持则更早启动,且规模较小,主要来自股权激励解禁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减持期间公司股价整体处于震荡格局,最新收盘价为24.84元,已低于金闯集中竞价的平均减持价,或反映其对阶段性估值的判断。
股价承压背后:基本面与资金面的角力
我翻看了斯迪克近期的基本面数据,发现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84%,尽管营收仍有4.45%的增长,但利润端明显承压。财务评估中也提到应收票据大幅增加、应收账款占比高、存货周转率下降等问题,说明公司在回款和运营效率方面面临挑战。此外,政府补助占利润比重较大,进一步削弱了盈利的可持续性印象。
再看市场情绪,今日主力净流出达936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超1%,技术面MACD出现死叉,股价已跌至布林带中轨下方,短期空方占优。虽然五日主力资金整体仍呈净流入,显示有资金逢低吸纳,但短期趋势确实因减持落地和业绩压力叠加而转弱。
我怎么看这次减持?
说实话,我不认为这次减持是“利空出尽”那么简单。金闯作为实控人减持近3%,力度不小,结合当前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背景,很难不让市场联想是否存在战略调整或对前景的谨慎预期。虽然公告强调减持合规、不影响治理结构,但投资者信心往往受行为本身影响更大。
不过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斯迪克身处电子级胶粘材料赛道,覆盖汽车电子、智能眼镜等热门概念,行业长期需求仍在。若后续能在成本控制和高端客户拓展上取得突破,仍具备修复逻辑。只是眼下,22.60元的短期支撑位恐怕要经受考验,我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关注三季度财报能否扭转利润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