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1
2024 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各位董事:
我代表公司管理层向董事会做总经理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2024 年,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带领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公司制度的要求,忠实与勤勉地履行自身职责,贯彻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议。以下,我谨代表公司管理层就 2024 年度工作情况向董事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董事予以审议。
一、2024 年度主要经营成果
(一)经营管理综述
一年来,公司依法依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严格落实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持续创新技术研发、业务体系建设;强化管理和审计监督,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团队能力建设,充分激发各业务条块的协同作战能力;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和各项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在业务、财务、法务等各方面的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加强,管理日臻完善,团队凝聚力增强。
(二)经营业绩
2024 年度,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计划,进一步夯实核心业务,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丰富产品结构,创新产品线和行业线,拓展应用场景,克服不利影响。实现营业收入 77,388.82 万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 15.01%;,期末总资产为245,391.6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2,210.5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81.48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5.56%。本年度公司提升空气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服务规模,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营销体系建设及新应用场景示范推广的投入,销售、研发费用等同比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有所下降。
(三)技术研发
公司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贴近市场,发掘、引导客户需求,继续保持技术创新领先势头。报告期内,在关键部件研制、新技术研发、行业线拓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部件自主化率逐步提高。突破了算法、温度压力补偿、信号放大等技术,开发了层流流量计(手持式)、适用于污染源的光谱仪,解决物料供应“卡点”,提升仪器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水平,同时实现仪器成本的逐步降低。
新产品体系逐步建立。开发了钡、铍、总有机碳等水质分析仪;开发了菌落总数分析仪、菌落总数水质分析仪,补齐饮用水日检七项产品;开发了全自动病毒富集仪、藻类图像智能分析仪、海洋浮标监测系统、系列水质采样器等仪器,丰富了产品结构,在供水、厂网河、水生态、海洋领域逐步打造成体系的产品。
成熟产品线智能化升级。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全面智能化升级,做到硬件“会说话”,完善国产化智能感知底座,实现了仪器-集成-平台一体化融合,支撑水站智能运维、智慧决策,大幅度提升水站运维效率;升级水质自动化实验室,推出多指标高通量自动分析仪,实现了 AGV 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全面升级开发颗粒物、一氧化碳、多气体校准仪、零气发生器等环境空气质量常规指标监测仪器及辅助装备,大幅降低仪器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软件由定制化向产品化发展。初步构建物联网基座和数据中台,开发系列业务化管理平台基线版本,复用率达 50%以上,为软件信息化产品推广奠定基础。
2024 年,公司继续发挥自身在技术储备和服务网络方面的优势。针对长江缺乏“长序列、高密度、多维度、跨时空”的监测大数据需求,继续在长江干流开展水质自动巡测,沿长江主干流从宜宾至上海覆盖 2688 公里、监测 80 余项污
染指标,自启动至 2024 年末累计运行了 110 余轮次,获取有效监测数据累计 650
万余条,为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为摸清生态环境状况底数以及长江流域沿线的污染排查、溯源、执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2024年 4 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长沙组织召开了由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多参数智能监测成套仪器装备及系统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会议邀请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和讨论,经鉴定委
员会评审质询,一致认为该科技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环境空气污染物多参数智能化监测与远程监管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自主研发了核心部件国产化、质量稳定可靠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多参数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部件-仪器-集成-平台”全链条软硬自主化研发,整体国产化率达到 95%以上,可满足常规、组分、交通站、走航监测以及应急保障监测等多场景智能监测与智慧运维管理的需求。
2024 年,公司取得关键成……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