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依托自建产线的产品在品牌客户端逐步放量,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自有资源平台的优势日益凸显。同时公司正加速高端模组产品的市场推广进程,将成为未来‘向上’突围、实现从点到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力。”4月9日,在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胜微”)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许志翰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如是说。
2024年,卓胜微实现营业收入44.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业绩说明会上,许志翰、公司董事会秘书刘丽琼等多位高管针对投资者关注的自建生产线情况、未来发展思路、AI领域布局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卓胜微主要向市场提供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各类模组产品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同时还可应用于智能穿戴、通信基站、汽车电子及网通组网设备等无线领域。
分产品来看,2024年,卓胜微射频分立器件、射频模组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09亿元、18.8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5.91%、42.05%。其中,射频模组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从2020年的不足10%提升至2024年的42.05%。
刘丽琼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为满足移动智能终端小型化、轻薄化、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射频前端芯片正逐渐走向集成模组化,公司积极布局资源平台,目前射频前端模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05%,未来公司加速高端模组产品的市场推广进程,高端模组产品的营收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公司的射频前端芯片和模组、Wi-Fi连接模组、蓝牙前端模组等产品可应用于AI眼镜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蓝牙耳机、VR/AR设备等领域。”许志翰表示,公司密切关注AI市场所带来的机会和发展,将结合自身的技术储备情况,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利用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带来的资源平台优势开发相应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
记者注意到,通过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卓胜微将打造射频“智能质造”资源平台。2022年,卓胜微通过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建设,构建关键产品和工艺的智能制造能力,推动经营模式转变。公司已通过自建滤波器生产制造能力,使公司拥有芯片设计、工艺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供应能力。
目前,卓胜微6英寸滤波器产线产品品类已实现全面布局,具备双工器/四工器、单芯片多频段滤波器等分立器件的规模量产能力,现已实现第一期1万片/月的产能目标,第二期产能规划增加至1.6万片/月。
12英寸晶圆生产线方面,公司12英寸IPD平台正式进入规模量产阶段,L-PAMiF、LFEM等相关模组产品已全部采用自产IPD滤波器。12英寸射频开关和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第一代工艺生产线已实现工艺通线进入量产阶段。
刘丽琼表示:“未来,公司将逐步落地射频‘智能质造’资源平台建设,构建差异化的特色能力,打造具备性能、成本、交付、质量、差异化、效率提升等综合优势的产品,专注布局和投资新的前沿技术,突破工艺技术壁垒,真正对标国际头部企业,为公司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