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杰特子公司刚刚扔出一颗“产业炸弹”:2.25亿元收购大豪矿业55%股权。别看这个数字不算天量,但背后藏着的,是一场从环保技术公司向战略金属资源掌控者跃迁的野心。
这笔交易的主角是倍杰特(300774)的全资子公司——倍杰特(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它将以约2.25亿元现金拿下文山州大豪矿业开发有限公司55%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大豪矿业将正式并入倍杰特的财报体系。虽然大豪矿业目前还没开始赚钱——2024年和2025年前七个月营收都是0,分别亏损1652万和1286万元,且截至2025年10月底负债高达1.91亿元——但它手握9宗矿业权,包括2个采矿权和7个探矿权,主攻锑、钨、铅锌等战略小金属。尤其是锑,被称为“工业味精”,在阻燃剂、军工、新能源电池中不可或缺;而钨更是硬质合金和国防航天的核心材料。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远非短期财务数据可以衡量。
更关键的是,这次收购不是盲目跨界。我翻了下资料发现,倍杰特早就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深耕多年,尤其完成了含锑废水和污泥中高效回收金属锑的工艺验证,用湿法技术实现了高回收率、耗。也就是说,他们原本就站在产业链的“末端”做回收。现在反向向上游走,直接控制矿山资源,等于把“回收—冶炼—原料供应”整个链条捏在了一起。这种逆向整合,不是为了炒概念,而是实打实地构建闭环生态。
在我看来,这步棋很聪明。当前全球供应链波动频繁,关键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谁掌握了上游资源,谁就有了定价话语权和成本控制能力。倍杰特通过这次收购,不仅能锁定自用锑资源,还能在未来形成“开采+回收”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虽然眼下要背上部分债务、投入后续建设资金(已约定提供年利率6.5%的专项借款用于项目建设),但从长期看,一旦矿山投产,回报空间可观。
当然,挑战也明摆着:倍杰特过去主打环保与新材料,缺乏矿业运营经验。能否顺利接管、高效推进开发,还得看团队搭建和执行力。不过公司已在公告中透露,将委派董事和高管入驻,并计划储备专业人才,说明已有准备。
说到底,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资产并购,而是一次战略卡位。在全球对战略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倍杰特选择用2.25亿押注未来,我觉得值得点赞。接下来的关键,就是看它能不能把纸面资源,真正变成真金白银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