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陆风风机价格从去年底开始回升,涨幅已经接近10%,这事儿在圈子里其实早有耳闻,但一直没觉得会带来多大变化。可现在看中金这份报告,加上运达股份最近的订单和市场表现,我倒是觉得有点东西了。过去几年整机厂压价厉害,利润薄得像张纸,2023年普遍承压也不奇怪。但现在价格企稳回升,而且是持续性的,这就不是短期波动了,更像是行业拐点来了。
运达这家公司在陆上风电这块儿一直是头部玩家,市场份额稳得很。关键是他们从2024年底就开始拿涨价后的订单,这些订单现在正陆续进入交付期。按中金测算,2026年国内陆风业务毛利率可能比2025年提升2到3个百分点,2027年还能再往上走。这个弹性不小,尤其考虑到这块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最大,未来两年利润释放的空间确实值得期待。
更让我注意的是海外这块。以前运达出海动静不大,但2023年以来新签订单明显放量。沙特第四轮可再生能源计划里中标1.8GW,这不是小数目,说明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在快速提升。这类项目执行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这意味着2025到2026年正是出货高峰。海外市场利润率通常高于国内,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对整体盈利的拉动会很明显。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电站业务。运达在这方面基数低,目前在运才1.2GW,去年转让的也就0.25GW。但恰恰因为起点低,增长潜力反而清晰。不像一些同行已经面临电力交易市场化带来的利润波动,运达这块还在扩张阶段,节奏把控得好,能持续贡献增量。
看看数据,截至三季度末他们在手订单46.8GW,支撑未来两三年的交付完全没问题。股价对应2026年市盈率11.5倍,目标价给到23.29元,算下来有近四成空间。虽然近期股价有些震荡,融资余额也有波动,但从机构持仓来看,不少基金三季度仍在重仓持有,说明基本面逻辑没变。
当然风险也得看清楚:国内需求能不能稳住?竞争会不会再度恶化?海外拓展有没有政策或执行上的坎儿?这些都是变量。但有一说一,现在这个阶段,与其盯着短期股价跳动,不如想想风电是不是真的走出了至暗时刻。至少从运达的情况看,国内涨价+出海量增的双击趋势,已经不是预期,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