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巨头的"双城记"
当迈瑞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消息传出时,整个医疗板块似乎都屏住了呼吸。这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全能选手",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资本市场"双城记"——既在A股市场稳坐龙头,又准备在香港市场开辟新战场。
选择摩根大通和华泰国际作为联席保荐人,这个组合本身就耐人寻味。一边是国际投行的全球视野,一边是中资券商的本地智慧,或许暗示着迈瑞医疗既要巩固国内基本盘,又要加速国际化布局的战略意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已经拥有六类全球前三的产品,这种多线作战的能力在医疗器械行业实属罕见。
历史剧本的相似与不同
这让人不禁想起建发致新上市时的情景。当时这家公司同样选择了双重上市路径,首发市盈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市首日股价就像坐上了火箭,最高涨幅超过400%。但随后的剧情就像过山车,短期暴涨后很快迎来回调,投资者在兴奋与忐忑中寻找平衡点。
与建发致新不同的是,迈瑞医疗已经是市值超2500亿元的行业巨无霸,其产品覆盖从急诊到手术室的完整诊疗场景。这种基本面的差异,可能让市场反应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建发致新上市后的高换手率显示了资金博弈的激烈,而迈瑞医疗的体量或许会让股价波动相对温和,但持续性更强。
数智化转型的新故事
迈瑞医疗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向"设备+IT+AI"生态体系的转型。拥有全球最大的硬件生态系统和医学大模型,这家公司正在讲述一个关于医疗数智化的新故事。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这种转型可能为其带来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就像建发致新凭借SPD服务获得30%以上的毛利率一样,迈瑞医疗的数字化服务也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投资者需要留意的是,医疗器械行业始终面临着政策调整的风险,集采等政策变化可能像天气突变一样影响企业利润。
机遇与风险的双面镜
站在当下这个时点,迈瑞医疗的港股之旅既充满想象空间,也需要保持理性预期。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基层医疗扩张和慢性病管理普及确实打开了增长天花板,但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可以借鉴建发致新的经验:关注首日成交量变化,设置合理的预期点位,避免被短期情绪左右。毕竟,在医疗器械这个长坡厚雪的赛道,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沉淀。最终如何把握这个机会,还需要每位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