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19:34:40 股吧网页版
康龙化成两员工在实验室内死亡,多名管理人员被罚,曾因员工实验室互殴引关注
来源:红星资本局


K图 300759_0


K图 03759_0

  红星资本局9月20日消息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披露了知名CRO企业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3个月前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调查结果。

  经查,这起事故共造成两名放大实验室生产操作员郭某、井某学缺氧窒息死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事故调查组认定,本次事故是一起因违章作业引发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两名员工在本次事故中负直接责任,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事故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7月,康龙化成就曾因一起“员工实验室互殴”事件引发关注。

  

新药实验项目操作中

两员工因缺氧窒息死亡

  《经开区“6·3”亡人事故调查报告》显示,6月3日,发生一起亡人事件,造成2人死亡。该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6月15日,经开区管委会批准由城市运行局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

  经调查,本次事故实验项目DT-818为一类创新药,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目前处于IND审批阶段。该产品对氧气敏感,操作需要控制氧含量,所用溶剂及试剂需除氧。

  6月3日上午5点47分,负责夜班实验生产操作的郭某、井某学,将柔性隔离器等设备安装完毕后,释放氮气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使用氧含量检测仪进行测试。随后两人因缺氧导致身体不受控制,仰躺在隔离器内部。

  6月3日7点50分左右,白班生产操作员刘某伟发现两人躺在柔性隔离器内,将两人头部挪出柔性隔离器,后用走廊电话呼救。二楼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施救,拨打120电话。后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技术鉴定分析,此次事故直接原因为柔性隔离器内通入氮气,导致氧气浓度急剧下降至窒息阈值(<19.5%),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因缺氧窒息死亡。

  针对本次事故,9月20日,红星资本局致电康龙化成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落实不到位

多位管理人员被罚

  调查组勘查后认定,事故直接原因为,郭某、井某学作为放大实验室生产操作员,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第5.3条操作使用中要求执行,在进行抽滤前的准备工作时,未通过柔性隔离器的手套操作,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进行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为,康龙化成对郭某、井某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工作督促、检查不到位,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对郭某、井某学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郭某、井某学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不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调查组建议,对康龙化成处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楼某强因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安全管理部门、实验室生产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建议对其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此外,康龙化成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分管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放大实验室生产总监陈某哲等多名人员,由于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根据相关规定,建议对以上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20%-50%的罚款。

  据上述事故调查报告,康龙化成主要负责人为楼小强,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康龙化成2024年年报显示,楼小强全年的税前报酬是191.33万元。

此前员工实验室互殴视频刷屏

今年大股东加快减持节奏

  康龙化成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主要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该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我们全面开展健康与安全管理工作,营造稳健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监控可记录事故,将健康和安全管理扩展到承包商。”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7月中旬,一则“康龙化成两女员工实验室互殴”的消息一度刷屏。网传视频显示,在实验室内,一名穿浅绿色上衣的女子持续殴打穿白大褂的同事,周围多名身着实验服的员工无人上前劝阻。据潇湘晨报报道,康龙化成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知道这件事,“这个不影响公司经营,就是员工排队时的一个小矛盾。”

  业绩方面,作为国内CRO龙头之一,康龙化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3%;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下滑37%。对于净利下滑,公司解释称,主要由于上年同期收回投资61227.05万元。

  2019年1月,康龙化成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同年11月再次登陆港交所,成为CRO行业继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之后又一家A+H股的上市公司。

  CRO曾是热门概念,康龙化成A股上市后备受追捧,股价在2年多时间增长超26倍,总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元。不过,自2021年10月后,公司股价开始下滑。

  今年,伴随着创新药市场逐步回暖,CRO行业开始触底反弹,康龙化成也迎来复苏。截至9月19日收盘,康龙化成A股股价报35.01元/股,总市值622.55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6.23%。

  与此同时,大股东减持节奏加快。

  9月4日,康龙化成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深圳市信中康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信中康成”)完成减持2667.3万股股份,减持均价26.95元/股,由此计算,合计减持市值7.19亿元。据wind统计,今年1至3月,信中康成就通过多笔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累计减持1066.7万股,将持股比例从16.27%降至15.7%,合计减持市值2.87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