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业绩符合预期,迈为股份获中金上调目标价
迈为股份(300751)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尽管营收同比下滑,但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91亿元,同比下降31.30%;归母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下降9.42%。收入端承压主要受光伏行业整体需求疲软影响,但利润降幅明显小于收入,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高毛利业务结构优化方面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3Q25毛利率达39.81%,同比提升9.62个百分点,净利率达13.5%,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这一改善被归因于高毛利率的海外HJT整线订单以及泛半导体业务收入的确认。与此同时,合同负债和存货双双下降,反映在手订单持续交付,而经营性现金流环比大幅改善,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499.74万元,同比增长109.40%,显示回款能力增强。
海外与半导体双轮驱动,第二增长曲线初现
从长期发展来看,迈为股份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海外市场已成为重要增长极,上半年海外收入达8.2亿元,同比增长143.8%,高毛利订单有效对冲了国内市场的压力。此外,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布局进展迅速:前道工艺中,高选择比刻蚀设备和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已实现多批次客户交付并进入量产阶段;后道先进封装领域,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这些进展表明,迈为不再单纯依赖光伏设备周期,而是通过技术延伸,在泛半导体领域打开新空间。这正是中金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的重要依据。
我看迈为:估值修复下的理性上修
在我看来,这次中金上调目标价至118元(较当前股价有12.1%上行空间),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基本面趋势的再评估。虽然光伏主业短期仍面临需求波动风险,但海外扩张和半导体业务的放量正在提供新的盈利支撑点。尤其是在当前行业估值中枢修复背景下,给予2025年42.1倍PE的目标并不激进。
不过也要看到风险——HJT技术推进不及预期、存货减值及现金流回款仍是潜在隐患。从资金面看,主力近期有净流出迹象,股价也接近短期压力位119.22元,需警惕震荡回调。
总的来说,我认同“业绩符合预期+新业务兑现”的逻辑支撑,但更期待后续订单落地与现金流持续改善来进一步验证成长质量。对于投资者而言,迈为正从“光伏设备商”向“泛半导体平台型企业”过渡,这个转型过程值得跟踪,但不宜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