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存货和应收账款拖累,光伏异质结“卖铲人”迈为股份(300751.SZ)的净利增速大幅放缓。
4月29日,迈为股份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0亿元,同比增长21.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31%。
记者查阅过往财报发现,2018年至2023年,迈为股份的营收由7.88亿元增长至80.8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9%,归母净利润由1.171亿元增长至9.1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0%。
据迈为股份分析,2024年,在光伏技术路径迭代的背景下,光伏市场多技术路径并行,各大光伏厂商不断尝试开发包含异质结、Topcon、BC、钙钛矿在内的多种技术路径,公司在传统丝网印刷设备的基础上布局的异质结整线设备在本报告期内给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因此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但是,受行业整体影响,部分下游客户经营困难,公司部分订单执行放缓或停滞,公司遵循谨慎性原则审慎地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实际价值和订单执行的风险,因此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迈为股份表示。
财报显示,2024年,迈为股份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24亿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88亿元,存货跌价损失1.36亿元等。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89.23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37.43%。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对存货、应收款项等可能发生资产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80亿元。
据迈为股份分析:“该类款项主要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项等。”
迈为股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为异质结高效电池生产线及可用于多种电池工艺路径的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片丝网印刷线。据东吴证券分析,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是一种在晶体硅上沉积了非晶硅薄膜的电池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理论极限效率高、生产工艺短、衰减率低、温度特性好、双面发电等特点。
近年来,迈为股份的异质结设备市占率已超过70%;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华晟新能源、REC、金刚玻璃、东方日升等异质结电池龙头企业。
最新财报还显示,2024年,迈为股份将双面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整线装备的单线年产能升级至GW级。报告期内,公司还开发了第二代无主栅技术NBB及其串焊设备,该技术去除了电池的全部主栅线,可将银浆耗量减少30%,进一步推动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
截至今日收盘,迈为股份股价下跌0.75%至68.66元/股,公司总市值为1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