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联手,搞了个“水上机场”,eVTOL还能在水面上起降,续航直接飙到5000公里以上——这事儿听起来像科幻片,但它真的来了。
就在今天,峰飞航空召开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发布会,正式推出“海空一体”模式:通过移动式零碳水上机场搭配纯电eVTOL航空器,把低空出行从陆地拓展到了水域。这些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2吨,目前主要覆盖200公里以内的近海任务,比如能源平台运维、应急救援、高端文旅和高频通勤等场景。而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个SunShip水上机场,它不仅能给eVTOL充电,还能支持增程续航超过5000公里,这意味着未来跨海、跨区域的空中运输可能不再是想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订单数据。峰飞航空副总裁谢嘉透露,公司累计获得eVTOL商业订单已超2000架,其中确认订单达300架。要知道,“载物版”eVTOL已经拿下了适航三证,意味着可以合法投入商用;“载人版”也正处于符合性验证阶段,离正式载人飞行只差临门一脚。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做eVTOL的企业之一,而去年8月,宁德时代独家投资数亿美元,成为其战略投资者,这场合作显然早有布局。
看到这里,我第一反应是:宁德时代这步棋下得够深。
很多人还停留在“宁德时代只是个电池厂”的印象里,但其实它早已不满足于被动供货。从动力电池产量、装车量到出口规模,中国整个产业都在高速增长,今年前10个月产量突破1292.5GWh,同比增长超51%。但与此同时,行业格局也在松动——宁德和比亚迪合计份额首次跌破65%,第二梯队如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快速追赶。在这种背景下,宁德必须找到新的增长极。
所以它选择了低空经济。不是简单卖电池,而是直接参股整机制造商,打通“能源+载具+基础设施”闭环。别人还在比谁电池便宜、谁能量密度高时,宁德已经在参与定义下一代交通形态了。它的半固态电池已经量产,能量密度达360Wh/kg,计划2027年做到400Wh/kg,而这恰恰是eVTOL最需要的技术支撑。
我觉得,这次发布的水上机场不只是一个应用场景的延伸,更像是一个信号: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的较量,而是生态系统的对抗。就像当年特斯拉用超级充电网重构电动车体验一样,宁德正在用“电池+投资+基础设施”的组合拳,悄悄搭建属于自己的空中版图。
当然,挑战也不小。半固态电池成本仍是液态的1.2倍以上,制造工艺复杂,标准也不统一。但至少现在,宁德已经站上了跑道,而且加满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