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联手,搞出了一个能水上起降的“零碳机场”,直接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续航拉到5000公里以上——这事儿听起来像科幻片,但它今天就摆在了现实面前。
在2025年11月22日的峰飞航空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海空一体”低空经济方案。核心是SunShip零碳水上机场,这是一种可移动的水域起降平台,配合纯电驱动的eVTOL航空器使用。这款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2吨,目前主要覆盖200公里以内的近海任务,比如能源平台运维、高端文旅、应急救援和高频通勤等场景。别看航程不算远,但通过增程技术,整个系统模式下的综合续航能力已突破5000公里。
更值得关注的是商业进展:峰飞航空副总裁谢嘉透露,公司累计获得eVTOL订单超2000架,其中确认订单已达300架。作为中国最早布局eVTOL领域的企业之一,峰飞的“载物版”产品已经拿下适航三证,意味着可以合法投入商用;而“载人版”也进入了符合性验证阶段,离真正载人飞行又近了一步。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宁德时代的深度参与——早在2024年8月,宁德时代便独家投资数亿美元,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看到这里,我其实挺感慨的。很多人以为宁德时代只是个电池厂,但它的野心早就超出了电动车范畴。从建成10座“零碳工厂”,到实现废旧电池年处理能力27万吨、金属回收率超93%,再到MSCI ESG评级AA并入选富时罗素社会责任指数,这家公司正在把“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越做越实。这次和峰飞的合作,不是简单供个电池,而是深度嵌入空中交通系统的底层架构设计,本质上是在参与定义未来城市立体出行的新标准。
而峰飞航空,则让我看到了中国硬科技企业少有的耐心和节奏感。eVTOL赛道热闹归热闹,但真正能拿到适航认证、形成订单落地的没几家。他们用六年时间从载物切入载人,稳扎稳打推进适航流程,这种“先活下来再跑起来”的路径,比那些靠PPT融资的玩家靠谱得多。
低空经济不是风口,它是一条需要长期投入、跨链协同的产业长河。这一次宁德时代与峰飞的组合,恰好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动力系统+整机制造+应用场景上的整合能力。如果说过去我们还在追赶航空领域的“卡脖子”环节,那么现在,我们在某些新兴赛道上,已经开始尝试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