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院士名单一出来,我第一反应就是翻工程院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果不其然,吴凯的名字就在上面。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这事儿算是实锤了。再一看比亚迪那边,廉玉波也上去了,这两位老哥一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含金量都往上提了一截。咱们圈里人常说,技术才是硬通货,现在看来,国家层面也认这个理儿。
吴凯这人,从东莞新科磁电厂一路做到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2011年就扎根在宁德了,属于真正从研发一线杀出来的。他不光是搞技术的,还当过董事、副总经理,后来主动辞了管理岗,专心做首席科学家,这选择就很说明问题——心在实验室,不在会议室。现在回头看,宁德时代能有今天的电池体系,无论是麒麟电池还是钠离子电池,背后都有他们这群人十几年如一日的积累。这次当选,不是突然的荣誉,而是对一个技术路径的肯定。
有意思的是,这批院士增选特别强调“国家战略需求导向”,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这些方向明显被抬到了高位。你看名单里,不仅有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种龙头企业的大拿,还有上海交大、清华、南大一批搞材料、电化学、系统设计的学者进来。这不是偶然,这是冲着“新质生产力”去的。过去我们总说弯道超车,现在看,人家已经在铺新的赛道了,而且是把科研和产业拧成一股绳往前推。
市场反应也有意思。昨天宁德时代股价是有点波动,主力资金流出也不少,但今天融资余额又创新高,说明聪明钱还在往里进。一边是短期交易盘在调仓,另一边是长期杠杆资金继续押注,这种分化本身就说明问题——基本面的逻辑没变。尤其吴凯当选院士后,公司的技术形象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争取海外客户、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都是无形资产。
话说回来,迈克尔·乔丹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周志华、刘云浩这些AI大牛也进来了,加上宁德、比亚迪的技术带头人,这条线串起来看,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边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底层架构,一边是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的实体支撑,两头都在补强。咱们这些年看到的所谓“科技突围”,其实背后是一整套人才识别和激励机制在起作用。院士头衔不再是象牙塔里的事,它开始跟产业前沿、核心技术绑定得越来越紧。
这局下得深啊。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