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家机构抢筹,3.2倍超额认购!宁德时代股东黄世霖拟转让1%股份,竟引发一场机构“抢购大战”。这场看似普通的减持,背后却折市场对新能源龙头未来价值的深度博弈。
55家机构疯抢,释放什么信号?
11月17日晚,宁德时代公告,联合创始人黄世霖通过询价方式转让的4563万股股份,已全部被16家机构拿下,转让价定为376.12元/股,套现约171.63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转让吸引了55份有效报价,合计认购1.465亿股,有效认购倍数高达3.2倍,创下A股询价转让的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每1股可售股份,有超过3股的需求在争抢。参与的机构涵盖公募、保险、券商、QFII、私募等几乎所有主流专业投资者类型。这充分说明,尽管黄世霖是公司第三大股东且身份特殊,但其股份转让并未引发恐慌性抛售,反而成为机构布局的良机。受让方6个月的锁定期,也降低了短期抛压,使得这次转让更像是优质资产在机构间的有序流转。
减持背后的逻辑:协同而非离场
市场普遍关注黄世霖的减持动机。根据公开信息,他已于2022年辞去宁德时代所有职务,并将重心转向“光储充检”领域,担任储能企业时代星云董事长。此次减持原因明确为“自身资金需求”,而外界普遍猜测,这笔巨额资金或将投向其专注的储能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举动并非简单的“分道扬镳”,反而可能形成战略协同。当前储能行业需求爆发式增长,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黄世霖加码储能,与宁德时代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可以说,他的退出是个人事业的转型,而非对公司前景的看衰,甚至可能成为宁德时代生态版图向外延伸的一环。
机构为何如此笃定?
机构的踊跃参与,根植于对宁德时代基本面和行业趋势的双重信心。从公司自身看,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6%,研发投入超150亿元,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量产,技术护城河持续加深。从行业看,锂价反弹叠加AI数据中心带动的储能需求激增,正形成共振效应。多家机构测算,到2030年,储能将占全球电池总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宁德时代凭借技术和产能优势,无疑是核心受益者。此次376元/股的转让价,较收盘价折价约3.75%,也为后续股价提供了安全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