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抛出1%股份转让,竟引来55家机构抢筹,认购资金高达533亿元,有效认购倍数达3.2倍!这场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询价转让,不仅未引发市场恐慌,反而被顶级机构视为“捡便宜”的良机。这背后,是锂电产业链的全面回暖,还是储能赛道爆发的前兆?
55家机构疯抢,为何不惧创始人减持?
此次转让源于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第三大股东黄世霖的个人资金需求,拟出让4563.24万股,占比1%,按376.12元/股计算,套现约171.63亿元。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在11月17日一度低开近4%,市值短暂蒸发。
然而,市场的短期情绪波动很快被强大的机构需求覆盖。55份有效报价单来自基金、保险、QFII、券商、私募等各路专业投资者,合计申报1.465亿股,远超待转让的4563万股,最终由16家机构成功接盘。这种罕见的超额认购,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机构投资者并未将黄世霖的退出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看衰,而是将其视为一次优化股东结构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转让采用非公开询价方式,受让方需锁定6个月,避免了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历史经验也显示,亿纬锂能、胜宏科技等公司通过类似方式减持后,股价并未持续走弱,甚至出现反弹。这表明,优质核心资产的股东变动,已不再是决定股价的核心变量。
基本面支撑:业绩、技术与行业趋势共振
机构敢于重金押注的根本原因,在于宁德时代坚实的基本面和清晰的增长逻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净利率提升至19.1%,手握超3600亿元现金,财务状况极为健康。
更关键的是,公司在两大核心赛道上优势显著。一是储能业务,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近期与海博思创签订的200GWh长期采购协议(2026-2028年),以及山东济宁基地2026年新增100GWh储能产能的规划,都预示着未来几年的高速增长。二是技术创新,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量产,钠离子电池突破低温瓶颈,神行超充电池快速普及,这些技术壁垒构成了强大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锂电产业链正迎来景气度反转。11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强势反弹,六氟磷酸锂、VC等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叠加AI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储能需求激增,整个行业基本面出现逆转信号。美银证券、东吴证券等主流机构均上调盈利预期,并给出远高于当前股价的目标价,认为376元/股的转让价提供了充足的安全垫。